如果能知道自己的“身体年龄”比实际年龄老5岁,你会怎么做?
这不再是科幻电影的设定,而是每个普通人触手可及的现实。11月16日,国内首款AI衰老评估产品——“血液学时钟”正式发布,它正在尝试给出一个让抗衰老告别“玄学”的答案。
美年健康集团“生物学年龄评估—血液学时钟”产品发布仪式现场这款由美年健康与菲鹏生物联合研发的产品,背后是超2亿人次的健康体检大数据。它从30万例真实、脱敏的体检数据中学习,涵盖了血常规、生化、免疫等300余项指标,旨在全面解读机体的功能状态。
它的诞生,恰逢关键的历史节点——中国,正稳步走向超级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17亿,占总人口的15.4%。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近期也表示,计划通过五年努力,将中国人口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80岁左右。
美年健康集团董事长俞熔在发布会现场致辞“我们不仅致力于‘让国人活得更久’,更专注于‘让生命品质更高’。”美年健康集团董事长俞熔表示,公司将依托“血液学时钟”,构建“深度体检+精准评估+个性化干预”的一站式长寿医学健康管理服务生态。
某种程度上,“血液学时钟”不仅仅是一款突破技术壁垒的新产品,更是一个行业信号:抗衰老正从高端科研和小众消费走向大众健康管理,迈入“精准化、普惠化、可及化”的新阶段。
衰老,不再只是一个数字
我们常常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为什么同样是50岁,有的人看起来老态龙钟、疾病缠身,有的人却像被冻龄了一样,永远看起来像二三十岁?
之所以会被困扰,是因为我们习惯用身份证年龄来衡量一个人的生命进程,但那只是时间的一个维度。
真正决定一个人健康状态的,是生物学年龄。生物学年龄,反映的是人们身体内部器官和系统的实际功能状态。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精确测量生物学年龄的“生物钟”。但测量生物学年龄,仅仅只是衰老评估过程中最核心、最直观的产出物之一。衰老评估的意义,远不止于“告诉你老不老”。
对个人而言,衰老评估将健康管理从一种“感觉”(我觉得自己亚健康)和“玄学”(听说这个产品好),变成一门基于数据的“科学”。
以“血液学时钟”为例,它不仅能给出一个整体的“生物学年龄”,更能像雷达扫描一样,指出究竟是你的肝脏、心血管、免疫系统还是神经系统在加速衰老。这让健康干预从此有了“靶点”。
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炎症水平和代谢年龄显著偏高,他就不会再把钱浪费在普通的皮肤保养上,而是会优先采取抗炎饮食、优化代谢的精准策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同时,衰老评估对医学和抗衰市场都有着深远的价值。
长期以来,临床医学致力于在疾病发生后进行诊断和治疗。而衰老评估标志着医学的焦点正在前置和上游化。
众所周知,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绝大多数慢性病,最首要的风险因素就是衰老本身。干预衰老,意味着从根源上降低多种疾病的共病风险。
另一方面,巨大的抗衰老市场被各种效果不明的保健品和概念所充斥,衰老评估为整个行业带来了科学的标尺和价值的基石。
例如,一款补充剂、一种运动方案或一种健康管理服务,是否真的能延缓衰老?如果能通过衰老评估技术或工具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如3-6个月)进行客观量化评估,这将是颠覆性的。
当然,任何创新技术的发展,都要历经漫长的探索历程。衰老评估技术也不例外。
2011年,第一个DNA甲基化时钟的出现,拉开了衰老量化研究的序幕。
此后十余年间,科研人员相继开发出蛋白质组时钟、代谢组时钟、转录组时钟、影像时钟等多种评估工具,从表观遗传、系统生理、代谢能量、器官结构等多个维度解析衰老机制。
然而,这些技术大多存在样本要求严格、检测成本高昂、稳定性不足、标准化困难等局限,难以实现规模化普及应用。
直至2025年,随着“血液学时钟”以国内首个基于常规体检数据的AI衰老评估产品的身份亮相,标志着
衰老评估技术经过15年的迭代迎来里程碑式的突破。
解码生命时序,三大支柱撑起五大优势
美年健康集团产品中心副总经理刘丹妍介绍“生物学年龄评估—血液学时钟”产品在发布会现场,美年健康集团产品中心副总经理刘丹妍介绍,“血液学时钟”凭借其独特的技术架构与产品设计,展现出五大核心竞争优势。
1、创新
“血液学时钟”首创“常规体检数据+自研AI算法”的技术范式,不像DNA甲基化时钟、蛋白组学时钟等传统检测那样依赖昂贵复杂的设备,而是像一位高明的“体检报告翻译官”,把你熟悉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普通数据翻译成身体衰老状态的地图。这让曾经“高高在上”的衰老评估,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2、精准
“血液学时钟”的预测结果非常接近用户的实际年龄,且准确性优于多数同类模型。这背后是美年健康亿级体检大数据和先进算法的强力支撑,让它能捕捉到体检指标与年龄之间那些微妙的关联。
3、亲民
“血液学时钟”做到了“数据易得、成本可控、大众可及”。用户只需上传3个月内的常规体检报告,即可完成衰老评估。而且,你还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的服务方案,如“血液学时钟”、“血液学时钟+体检套餐+干预方案”、“血液学时钟+干预方案”等。愿意为抗衰花多少钱,你说了算。
4、能闭环
“血液学时钟”不仅告诉你老得多快,还能评估心、肝、免疫等器官的衰老状态,并基于结果生成个性化干预方案——吃什么、怎么运动、是否需要营养补充,一应俱全。
5、快
“血液学时钟”就像拍立得相机一样,上传数据后,几分钟内你就能拿到一份直观的可视化报告,对自己的衰老状态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血液学时钟”的算法,远不止是一个健康分数计算器。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看作一个动态关联的复杂系统,仅通过一次常规血液检测,就能解读出你专属的“生命时序”,描绘出一幅身体衰老状态的全息图像。
这套先进算法,建立在三大核心支柱上:
第一支柱:数据广度
它不依赖有限的实验室数据,而是基于美年健康庞大的真实世界医疗数据库,经过海量中国人群长期健康数据的训练与验证。
传统分析可能只看十几个指标,而“血液学时钟”构建了涵盖数百个维度的生命数据矩阵——不仅包括血常规、生化、免疫等经典指标,还将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弱信号”也纳入分析,让评估更全面、更细致。
第二支柱:算法深度
生命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血液学时钟”摒弃传统线性模型,采用非线性建模,能捕捉指标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协同效应,就像指挥一场交响乐,而非只弹几个音符。
算法模拟顶尖医学专家会诊,以“全息视角”整体审视所有数据,从看似无关的指标中找到隐藏关联,识别出驱动衰老的关键因素。
此外,它不止步于“A和B有关”,更借助前沿统计方法,探索“A是否导致B”,让你不仅知道“哪里老了”,更理解“为什么会老”。
第三支柱:进化能力
“血液学时钟”是一个会学习的系统。借鉴强化学习思路,它建立起一个自我优化的闭环:用户每次复测、每次干预后的数据变化,都会成为算法进步的“经验”,让它越用越精准。
随着医学发展和检测技术进步,“血液学时钟”的算法也能动态融入新数据维度,通过持续迭代走在衰老研究与应用的尖端。
体检龙头All in AI,抗衰赛道迎来“iPhone时刻”
从千禧年前后到现在,体检行业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
作为体检行业的早期玩家和龙头之一,美年健康以“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慈铭奥亚”“美兆健康”四大品牌,累计拥有560余家体检中心,共覆盖全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在覆盖城市、门店、年体检人次总量上均稳居行业第一。
如果说过去的中国体检行业是“规模为王”的圈地时代,那么近年,它正急速驶向以数据与效率为护城河的深水区。
一方面,常规体检极易陷入“同质化竞争”,沦为“检而无果,查而无管”的标准化商品。因此,强化医疗内涵,提升诊断的精准性和前瞻性,是美年健康等龙头企业提升品牌信任、实现价值跃迁的关键。
另一方面,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在处理海量、高维的医学数据(如影像识别、多组学数据分析)上展现出超越人类专家的潜力。这为美年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工具。
2018年前后,美年健康开始着手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早筛领域开发创新,依靠品质和数据驱动产品、医质同步升级。
2021年,美年健康提出“All in 数字化”战略,至2024年已升级为“All in AI”。这绝非一场豪赌,而是在看清了行业瓶颈、自身优势与技术临界点后,做出的最理性的战略抉择。它是在用技术的手术刀,解剖自身积累的数据躯体,以期发现驱动未来增长的生命线。
作为美年健康全面实施“All in AI”战略的重要成果,2024年8月,美年健康曾联合华为、润达医疗推出的国内首款健康管理AI机器人“健康小美”。
随着“血液学时钟”的发布,美年健康将持续深化“All in AI”战略,依托创新技术打破医疗“不可能三角”,实现健康服务的“高质、高效、普惠”。
更重要的是,这为美年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毕马威的报告显示,2035年中国抗衰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6万亿元,较2024年增长667%,增速达到医疗健康产业整体增速的3.9倍。
发布会上,美年健康还为抗衰老产品规划了清晰的“三步走”路线图:从当下的“血液学时钟”出发,逐步升级至融合影像数据的“多模态时钟”,最终进化成整合血液、影像、基因、代谢等全维度信息的“多组学数字健康时钟”。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多模态时钟”、“多组学数字健康时钟”的迭代,衰老评估将更加全面、精准、个性化,抗衰老行业也将在革命性技术变革中迎来真正的“iPhone时刻”。
而今天,“血液学时钟”已经为我们打开了第一扇窗:科学抗衰,从知道自己老在哪里开始。
( 编辑:王擎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