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鱼多的地方去” 险资与信托推进权益资产布局

小小MT4 来源:经济观察网 °C 栏目:金融资讯

机构资金入市又迈出新步伐。近日,阳光保险发布公告称,阳光恒益(青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阳光恒益私募”)(作为基金管理人)、阳光人寿(作为基金份额持有人)及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作为基金托管人)已签署基金合同。这意味着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参与投资的试点基金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截至11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险资系私募成立。用益信托数据显示,10月权益类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超50%。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机构资金持续入市的中长期趋势将成为A股和港股结构性行情的重要支撑,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会愈发凸显。

保险资金整装待发

阳光保险近日发布公告称,今年9月8日,基金管理人阳光恒益私募已完成工商注册。11月17日,阳光恒益私募与作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阳光人寿、作为基金托管人的招商银行青岛分行签署基金合同,并将尽快办理试点基金的备案手续。

今年5月,阳光保险发布公告称,子公司阳光资产拟发起设立全资子公司阳光恒益私募作为基金管理人,并由阳光恒益私募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子公司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投资该基金,占基金发售份额的100%。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信息显示,阳光恒益私募于10月31日完成备案登记。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阳光保险,今年以来有多家保险企业设立私募基金公司,如泰康保险旗下的泰康稳行(武汉)私募、中国太保旗下的太保致远(上海)私募、中国平安旗下的恒毅持盈(深圳)私募、中国人保旗下的人保启元惠众(北京)私募等。

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今年以来险资加速布局权益资产,不仅是因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持续推进,还缘于无风险利率下行背景下机构资产重新配置。

信托资金加速涌入证券市场

除了险资,信托资金今年也不断投资权益市场。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10月标品信托发行结构呈现明显分化,固收类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下降1.92%,呈现收缩态势,而权益类标品发行数量环比增长55.56%。

用益信托研究员杨桃分析称:“今年以来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权益资产吸引力在资金端有所提升。与此同时,信托公司逐步重视权益类标品业务的布局,因此权益类标品信托产品在发行端逐步热闹起来。”

上证报记者采访多位信托业标品业务负责人获悉,今年以来“固收+”产品成为信托公司发力的重点业务,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的过程中,信托公司逐步增配REITs、可转债、黄金ETF等资产。

华东某信托公司固定收益部负责人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他管理的信托计划投资组合涵盖了可转债、黄金、股票等多类资产。谈及后续的配置思路,他表示,随着无风险收益率不断下行以及经济稳步复苏,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进可攻,退可守”的可转债值得关注。

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

机构资金持续入场的情况下,基金经理普遍对权益市场的中长期走势预期积极。

“此轮权益资产的行情是由机构和居民资产重新配置推动的,具备中长期走强的基础。”沪上某老牌百亿级私募董事长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称。他认为,伴随着无风险收益率逐步下行,机构和居民正在系统性增配权益资产,尤其是叠加中国优势产业的高速发展、政策端不断释放的积极信号,A股和港股的结构性行情可能阶段性震荡,但绝对不会是“一轮游”。

华安基金基金经理王斌也看好权益市场的中长期机会。他近日发布观点称,当前A股市场成交活跃,量能保持较高水平,这表明市场情绪相对较乐观。与此同时,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形成了市场较好的托底力量,符合产业趋势、成长性与估值匹配的公司将持续创造超额收益。(上海证券报 作者:胡尧 记者 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