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军工】商业航天:卫星应用多点开花加速拓展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来源:机械军工e洞察

  事件概述

  事件一:据腾讯网,11月22日,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目标是通过开展商用试验,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建立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事件二:据腾讯网,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80 Pro以上机型有望实现卫星联网功能。此前,华为WATCH Ultimate 2成为首款支持北斗卫星语音消息的终端设备,支持在野外无移动网络的环境下,通过卫星发送最长10秒语音消息。

  分析判断

  商业航天的核心是卫星应用,本质是太空数据服务。卫星应用和6G、AI等具有天然融合性,当前正呈现多点开花加速拓展的态势,通导感算一体化、一星多能、星座复用、高中低轨协同、天地一体组网、算力动态调度等新业务试验层出不穷。

  随着国内可回收火箭试验步伐加快,我们预计卫星发射数量在十五五期间每年都是100%-200%以上的高增长。我们预计,手机/汽车直连卫星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应用,卫星算力传输调度将成为云计算市场的主流应用。普通智能手机通过软件优化和芯片升级即可实现连接卫星。汽车直连卫星能为自动驾驶提供厘米级高精定位和无盲区、无死角实时通信。

  回顾通信行业发展史:4G时代微信崛起,5G时代抖音火爆。在6G时代,卫星互联网一定会催生出全新的应用,这就需要强大的在轨算力去承载。所以我们判断,算力上星将是卫星网络发展的下一个重要阶段。

  ► 卫星互联网和卫星物联网相互补充

  卫星物联网是靠卫星通信连接各类物联网设备,为手机、智能穿戴等终端和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提供大范围低速数据的物联网连接服务。它与地面物联网(如5G、WiFi)形成互补,专门解决地面网络覆盖不到的区域的通信需求。应用场景覆盖海洋渔业、交通物流、能源水利、应急通信、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

  据卫星专业咨询公司Euroconsult预测,到2030年,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3亿个,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千亿美元级别。这一市场增长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二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

  在低轨卫星星座发展过程中,卫星互联网和卫星物联网是两条并行的路径。前者主要面向消费者的上网需求,提供宽带接入服务。而卫星物联网更注重“物”的连接,兼顾部分人的应急通信需求,特点是低功耗、小数据量、覆盖范围广、终端成本低。其应用场景包括远洋渔船作业数据上报、农机作业监测、矿区车辆调度管理、油气管道远程监控、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上传等。

  低轨卫星物联网更多采用设备主动上报、按需查询的非实时通信模式,以优化资源利用和设备续航。通常按照预设规则或特定需求主动上报数据,如传感器定时发送环境监测数据。这种方式可减少不必要的通信,节省卫星和终端资源,延长设备电池寿命。

  ► 算力上星渐成趋势

  回顾通信行业发展史,4G时代微信崛起,5G时代抖音火爆。在6G时代,卫星互联网一定会催生出全新的应用,这就需要强大的在轨算力去承载。

  随着卫星网络的快速发展,上层的业务和应用一定会繁荣起来,而这些业务和应用离不开底层算力的支持。所以我们判断,卫星计算将是网络发展的下一个重要阶段。

  算力上星的核心是让卫星长出“大脑”。通过植入星载AI芯片和算法模型,卫星可以实现“天数天算”,其终极形态是“天地一体协同计算”:即通过星间高速激光链路,将成百上千颗智能卫星联结成一个分布式的“轨道计算网络”,与地面云计算中心深度融合,形成一张覆盖全球的智慧“神经网”。

  在这张太空算力网中,计算任务可以根据需求在“地”、“天”之间灵活调度:地面复杂任务可分发至“星群”处理,“星群”的结果也可即时下传赋能千行百业。这种分布式架构天然具备抗毁性和广域覆盖优势,能为全球任何角落提供稳定、连续的算力与通信服务。

  受益标的:

  1、普天科技公司深度参与“三体计算星座”这一全国首创的太空在轨AI计算项目,在星间+星地链路、卫星载荷、地面站建设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协同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等生态伙伴共同推进“星缆计划”,该计划通过构建低轨算力卫星集群,实现了太空从“有星无算”到“在轨智能”的模式突破,为“东数西算”提供天基算力传输支撑,实测时延较传统地面网络提升显著。

  2、霍莱沃卫星测量领域核心厂商,有效攻克卫星批量化生产中面临的高精度测量与快速验证等关键问题。据25年10月28日投关信息,今年以来,公司的商业航天领域订单高速增长,已与国内多家主流卫星制造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一方面,公司卫星制造客户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主要得益于前期在标杆客户建立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单客户的价值量快速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卫星测量系统方面的产品线拓宽,公司在星载相控阵测量系统、射频微波测量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整星测量系统、光学测量系统等产品线。

  3、国科军工据半年报,公司是国内少数从事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产品科研生产的企业之一。24年7月,公司公告投资3.43亿元建设航天动力项目,实现从发动机配套企业向发动机总装企业转型,项目涵盖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发中心、智能制造加工区以及生产辅助区等板块。据互动平台,公司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总体研产一体化早期实现商业航天业务合作,不仅能够满足低空卫星发射的技术要求并可实现低成本化。在生产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适时拓展商业航天领域业务。

  4、上海瀚讯据25年5月16日投关信息,公司是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及 G60 星座载荷相关通信设备的核心承研单位之一,负责该星座通信分系统的保障与支撑,研制并供给相关卫星通信载荷、信关站、卫星通信终端等关键通信设备。目前与低轨卫星行业相关的研发项目有一体化信关站系统、TP 载荷分系统、VDES 载荷分系统研制、千帆一代地面系统、千帆一代在轨验证平台、手机直连卫星 5G 产品。

  5、臻镭科技据25年5月29日投关信息,公司是卫星互联网核心芯片及元器件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和参 与星座覆盖率较为齐全,已与行业内多家科研院所、总体单位及优势企业开展合作。2024年公司一半收入来自卫星通信,覆盖遥感卫星、商业低轨卫星;当前卫星通信星座已进入规模化组网建设周期,公司已根据客户需求备货,2025年将按计划进行交付。

  6、奥普光电控股公司长光宇航为航天复材领域重要供应商。卫星领域,公司产品用于“珠海一号”、“吉林一号”、“风云”系列、“行云”系列等。火箭领域,公司在“快舟一号甲”整流罩、舱段等产品上占有率较高;在“快舟十一号”等型号火箭整流罩、舱段等产品目前尚无其他竞争对手。

  7、其他受益标的:

  星载芯片:紫光国微复旦微电、铖昌科技;

  星载计算机:智明达

  卫星射频连接器:陕西华达

  激光通信:航天电子

  火箭材料:楚江新材

  遥感数据处理:航天宏图中科星图

  风险提示

  组网进度不及预期、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