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栏目
有色金属类
铜:高位震荡
1、宏观。海外方面,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11.9万人,大幅超出预期值5.1万,但7月和8月非农就业人数合计下修3.3万人,美国9月失业率4.4%,高于预期和前值4.3%,为2021年10月以来最高。且美劳工部公告将不会发布10月非农就业报告,把相关的就业数据纳入11月报告,但11月非农就业报告将于12月16日发布,比原计划晚一个多星期,并且是在美联储今年最后一次会议之后公布。美联储上次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内部对12月是否进一步降息产生严重的分歧,但几乎一致认为12月应结束缩表。近期美联储官员讲话也显示出这中分歧,部分官员认为当前利率适中,部分官员认为应再次降息,这种分歧下也推动12月降息概率一度降至30%低位,且引起金融市场的较大波动。
2、基本面。铜精矿方面,国内TC报价仍处在历史低位,维系着铜精矿紧张情绪,成为基本面的强支撑因素。精铜产量方面,11月电解铜预估产量108.76万吨,环比下降0.4%,同比增加8.2% ,这也是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凸显精矿的紧张以及冶炼利润的亏损的压力。进口方面,国内10月精铜净进口同比下降31.56%至25.72万吨,累计同比下降4.67%;10月废铜进口量环比增加6.81%至19.66万金属吨,同比增加7.35%,累计同比增加1.97% 。库存方面来看,截止11月21日全球铜显性库存较上次(14日)统计增加3.3万吨至80.1万吨;其中LME库存增加19300吨至155025吨;Comex库存增加19577吨至365483吨;国内精炼铜社会库存周度下降0.66万吨至19.45万吨,保税区库存增加0.05万吨至8.62万吨。需求方面,铜价维系高位,下游接受度有所提升,整体需求呈现缓慢回暖态势,周内社会库存整体小幅去库。
3、观点。美政府关门闹剧虽然结束,但市场对金融市场流动性担忧不减,股市的不稳定性降低了风险偏好及做多铜价的信心。另外,从全球显性库存来看,整体依然是累库态势,且已接近近年来高位水平,结合国内10月净进口表现,表明进入四季度全球铜需求呈现出疲软态势,国内旺季需求也未有效兑现,高铜价对终端用铜抑制作用渐显,库存“堰塞湖”对后市铜价或形成制约。综合来看,无突发情况下,铜价表现为高位震荡行情,波动率或维系偏低水平,关注海外金融市场表现以及国内库存表现。
镍&不锈钢:库存压力显著
1、供给:印尼镍矿1.2%内贸价格维持23美元/湿吨,1.6%内贸价格下跌0.2美元/湿吨至52.5美元/湿吨;印尼镍矿升贴水下跌0.5美元/湿吨至25.5美元/湿吨,菲律宾镍矿维持8.0美元/湿吨;10月中国镍矿进口环比减少23%至468.28万吨。10月电镍进口环比减少66%至0.97万吨,出口环比下降3%至1.37万吨,净进口-0.4万吨。镍铁价格重心下移至880元/镍点,10月镍铁进口环比下降17%至90吨。MHP、高冰镍现货周度均价小幅下跌,MHP交易活跃度再度增加;10月湿法中间品进口环比下降19%至2.82万镍吨。硫酸镍利润提升,MHP、镍豆、高冰镍生产硫酸镍经济性均有凸显;10月硫酸镍进口环比下降25%至2.2万吨。
2、需求:新能源方面,10月三元前驱体出口环比增加5%至0.7万吨;三元材料周度产量环比增加118吨至19002吨,库存环比增加79吨至19290吨;10月三元材料出口环比增加5.3%至11509吨;据乘联会,11月1日至16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达到55.4万辆,同比增长2%,较上月同期增长7%,尽管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保持稳定增长。不锈钢方面,周内不锈钢现货价格多数下跌,现货升贴水上涨10元/吨至515元/吨;全国主流市场不锈钢89仓库口径社会总库存107.2万吨,周环比上升0.11%,其中300系环比减少0.1万吨至66万吨;11 月粗钢预估排产 345.51 万吨,月环比减少1.7%,同比增加4.12%,其中200系100.43万吨,月环比减少4.7%、300系178.7万吨,月环比减少 0.72%、400系66.38万吨,月环比增加0.6%;10月不锈钢进口环比增加3%至12万吨,出口环比减少14%至35.8万吨,净出口23.3万吨;原料和成品双双转弱
3、库存:周内LME库存减少3744吨至253950吨;沪镍库存减少294吨至33785吨,社会库存减少855吨至52259吨,保税区库存维持2400吨。
4、观点:镍矿方面,镍矿基准价格小幅下跌,但升水运行相对平稳。镍铁-不锈钢产业链来看,镍铁价格成交重心下移,原料支撑转弱,不锈钢周度库存增加,市场表现低迷。新能源产业链,原料端偏紧托底,但11月三元前驱体环比下降。一级镍库存压力趋显,周度仓单和社会库存小幅去化,但总体仍表现仍然压力较大,参考SMM一体化MHP生产电积镍成本在11万元/吨支撑,或可考虑逢低布局等待利多兑现,但警惕宏观扰动、一级镍是否有减产以及海外产业政策调整。
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去库平稳,仍有支撑
氧化铝期货震荡偏弱,截至21日主力收至2713元/吨,周度跌幅3.9%。沪铝震荡偏弱,周内主力收至21340元/吨,周度跌幅2.3%。铝合金震荡偏弱,周内主力收至20595元/吨,周度跌幅2.4%。
1、供给:据SMM,周内氧化铝开工率下调0.77%至80.4%。晋豫矿山仍待政府批文复产,周内山西地区开工再度下调。电解铝方面,海外频发减产动态,莫扎尔铝厂宣布停产时间,世纪铝业冰岛冶炼厂产线停槽,力拓澳洲铝厂停产。国内电解铝供给延续高位,周内传出某铝厂600KA电解槽短路消息,广西技改项目复产,山东-云南二期置换项目逐步启槽投产。据SMM,预计11月国内冶金级氧化铝运行产能降至9045万吨,产量747万吨,环比下滑4%,同比增长1.8%;11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小幅降至4406万吨,产量361.5万吨,环比下滑3.5%,同比增长0.9%,铝水比回落至77%。
2、需求:周内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持稳在62%。分版块看,铝线缆开工率上调0.4%至62.4%,铝板带开工率上调0.4%至66%,铝箔开工率下调0.7%至70.4%,铝型材开工率下调0.5%至52.6%。再生铝合金开工率持稳在60.6%。铝棒加工费稳中有升,临沂持稳,新疆包头河南广东无锡上调20-280元/吨;铝杆加工费多地持稳,内蒙上调50元/吨。
3、库存:交易所库存方面,氧化铝周度去库640吨至19.9万吨;沪铝周度累库8817吨至12.4万吨;LME周度去库9125吨至55.3万吨。社会库存方面,氧化铝周度去库1.5万吨至12.5万吨;铝锭周度持稳在62.1万吨;铝棒周度去库1500吨至13.75万吨。
4、观点:北方开启环保监察,目前针对矿端较多,北方氧化铝厂有阶段检修,未有规模减产。新疆仓库库容趋于满仓,氧化铝社库小幅解压,下游原料备货出现积压,持续对价格施压。随着美降息预期下滑,宏观情绪转为谨慎。铝价重心回调叠加河南环保限产暂解,加工产线恢复运行,周内铝锭出库有所提升。新疆发运初显紧张态势叠加铝水比回调有限,助力铝锭库存延续窄幅去库。短期支撑铝价,上方仍有限制。
工业硅&多晶硅:量价分离,上有压力
周内工业硅期货震荡偏弱,21日主力2601收于8960元/吨,周度跌幅0.67%;多晶硅震荡偏弱,主力2601收于53360元/吨,周度跌幅2%。现货窄幅上调,其中不通氧553上调50元/吨至9250元/吨,通氧553持稳在9500元/吨,421上调100元/吨至10050元/吨。
1、供给:据百川,工业硅周度产量环比下滑1280吨至8.92万吨,周度开炉率下调0.63%至32.9%,周内开炉数量下滑5台至262台。西北地区,新疆关停2台矿热炉,甘肃新开1台,剩余183台硅炉在产;西南地区,云南关停2台硅炉,四川关停2台硅炉,剩余44台硅炉在产;其他地区周内暂无变动。
2、需求:多晶硅P型持稳在4.4万元/吨,N型持稳在5.1万元/吨。联合限售下,现货普遍报价坚挺,因下游订单收缩,硅片率先减产降价,目前晶硅龙头企业与下游根据限售开启新订单,少量长单签至年末。因下游对高价较为抵触,大部分仍在协商中。有机硅周度价格上调850元/吨至13000元/吨,有机硅厂为相应反内卷号召,开始联合减产挺价减产。新预售单表现较为疲弱,下游接货情绪有限。 DMC当前价格跟随成本上调,但为规避累库且稳定客源,单体厂存在让利出货操作。多晶硅周度产量下滑920吨至2.75万吨,DMC周度产量环比增加500吨至4.92万吨。
3、库存:交易所库存方面,工业硅周度去库10240吨至21.65万吨,多晶硅周度去库1.86万吨至22.5万吨。社库方面,工业硅周度去库3800吨至44.8万吨,其中厂库去库4800吨至26.3万吨;黄埔港持稳在5.6万吨,天津港持稳在7.9万吨,昆明港累库1000吨至5万吨。多晶硅周度累库600吨至27.92万吨。
4.观点:有机硅企业开始响应国家反内卷号召,联合抱团减产挺价,受关联环节带动,资金拉涨工业硅。西南硅厂扩大减产,但北方整体供给稳定,积极向期现商出货,导致价格仍未修复到西南硅厂顺利出货位置。工业硅短期难见趋势,延续震荡调整。因硅片订单大幅收缩,二三线经历阶段恐慌性降价,但硅料挺价意愿强烈。当前市场对于多晶硅产能收储并不乐观,叠加终端需求收缩给予硅料端有价无市压力。预计晶硅弱势震荡为主,底部以现货为锚,重点关注硅料企业挺价能否持续。
碳酸锂:阶段情绪触顶
1、供给:周度产量环比增加585吨至22130吨,其中锂辉石提锂环比增加440吨至13344吨,锂云母产量环比增加30吨至2971吨,盐湖提锂环比增加80吨至3635吨,回收料提锂环比增加35吨至2180吨;10月碳酸锂进口环比增加22%吨至2.4万吨,其中自阿根廷进口环比增加5%至0.7万吨,自智利进口环比增加37%至1.5万吨。
2、需求:周度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加118吨至19002吨,库存环比增加79吨至19290吨;10月三元材料出口环比增加5.3%至11509吨。周度磷酸铁锂产量环比增加1129吨至91023吨,库存环比减少2154吨至102584吨;11月磷酸铁锂出口环比增加77%至0.5万吨。据乘联会,11月1日至16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达到55.4万辆,同比增长2%,较上月同期增长7%,尽管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保持稳定增长
3、库存:周度库存环比减少2052吨至118420吨,其中下游去库4336吨至44436吨,其他环节库存增加4450吨至47880吨,上游库存环比减少2166吨至26104吨。
4、观点:周内碳酸锂期货价格大起大落,VIX显著提升。从基本面来看,周度库存延续去库态势,当前社会库存周转天数下降至26.8天至11.8万吨,但边际变化来看,周度去库有所放缓,或一定程度上与隐形库存转显性有关。从价格和情绪来看,前期价格快速拉涨,现货成交表现出较大压力,基本当期货价格运行至10万/吨左右,持仓变化对价格扰动加剧,而在风控加强后,平仓和移仓的需求增加,价格大幅回落,现货成交得到好转。后市来看,一方面,股商共振会使资金流出加剧,当前加权合约持仓仍然较大,仍有继续减仓和移仓的风险;另一方面,大厂复产消息再度来袭,叠加前置消费后需求或将边际转弱,短期价格仍有进一步下探的风险,建议等待超跌/利空出尽后的做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