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当建筑陶瓷遇上“花园式”工厂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从屋顶连绵的光伏板到郁郁葱葱的“花园式”工厂,从回收利用的工业尾矿到一片片拥有“身份证”的瓷砖,当传统建筑陶瓷生产遇到现代制造业新范式,带来的是绿色化发展的一个个生动实践和传统制造业模式的彻底革新。

  在国家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轻工业率先向“新”向“绿”。作为建筑陶瓷龙头企业的马可波罗控股,正持续深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其自主研发的“环境友好型建筑陶瓷绿色低碳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近日成功入选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的《轻工业“十四五”先进科技创新成果》,并同步纳入《轻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目录(2025版)》,这一成果也标志着马可波罗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切身实践获得了行业高度认可。

  循环经济的实践者

  202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动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2025年9月,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通知,其中提到促进绿色化发展,支持建设一批轻工行业绿色工厂,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示范标杆。

  对此,作为轻工行业的标杆企业,马可波罗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构建起了覆盖从原料到生产的循环制造体系,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也成为了绿色循环“花园式”工厂的核心。

  面对大量锂尾矿难以处理的问题,马可波罗通过科技攻关,实现了坯料中锂矿尾泥高掺量的瓷质砖工业化生产,可大量消纳提锂过程中产生的尾矿,不仅突破了碳酸锂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和瓶颈,还实现了资源清洁循环利用。而针对陶瓷生产过程中的硅灰石尾矿,马可波罗研发了适合于高掺量硅灰石尾矿陶瓷砖的低温烧成技术,同样实现了坯料中硅灰石尾矿高掺量的炻瓷砖工业化生产,解决了高掺量硅灰石尾矿陶瓷砖烧成范围窄、生产难度大的技术难题。同时,马可波罗研发的高掺量抛光渣陶瓷砖低温烧成生产工艺技术,解决了历年来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抛光渣固废堆放及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对自产及周边其它企业产生的抛光渣资源化利用。

  此外,马可波罗的城建工程渣土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和工地泥(砂)原料加工处理生产线,使其由原来的从自然矿山寻求资源,变成从“城市矿山”挖掘资源,不仅扩展了资源来源渠道、降低生产成本,还实现了制造企业从自然资源“索取者”到“修复者”的角色蜕变。

  “花园式”工厂的底色

  在资源循环技术上不断创新实践的同时,马可波罗也在生产能源结构上的积极转型,让“花园式”工厂的底色更为纯净。

  马可波罗率先在行业内大规模应用光伏与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其在江西丰城生产基地生产基地行业内规模领先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自2019年并网发电以来,年发电量达1.6亿度,累计发电超4亿度。同时,马可波罗也在广东清远生产基地、广东东莞生产基地、重庆荣昌生产基地规划合作建设合计超50MW的光伏发电站。未来,预计马可波罗屋面光伏发电站规模将超200MW,年发电量超2亿度,预计可实现节约6万吨标准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8万吨/年,相当于每年种下700万棵树。此外,马可波罗还对球磨、喷雾制粉、烧成三大高耗能工序实施智能化升级与低碳化改造,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生物质能创新利用上,马可波罗攻克了生物质能在陶瓷烧成环节的关键技术瓶颈,首次将生物质能成功应用于建筑陶瓷喷雾干燥的产业化过程中。

  截至目前,马可波罗已拥有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绿色低碳技术,形成核心发明专利26件,获科技成果12项,其中4项科技成果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获科技奖6项。凭借在绿色智造领域的突出表现,马可波罗下属的四个生产子公司被授予国家级“绿色工厂”,同时在2025年9月,马可波罗获评“全国循环经济技术中心”,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示范标杆。

  对马可波罗来说,绿色发展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马可波罗绿色循环“花园式”工厂所代表的,并不是第一眼看到的郁郁葱葱,而是以绿色技术为根基、以循环经济为路径、以智能系统为支撑、以生态责任为使命的现代制造业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