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大连美德乐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德乐”)将在北交所迎来上市委审议。这家头顶“智能输送系统供应商”光环的企业,在新能源行业寒冬与监管审核收紧的双重压力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上市考验。通过深入剖析其招股书与监管问询回复,一个充满矛盾的财务图景逐渐浮现。
2025年1-6月,美德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13%,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63.15%,毛利率提升约4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一家贡献31.55%,先导智能占25.42%,两大客户占比合计约57%。但比亚迪贡献的订单从2022年的4.93亿元骤降至2024年的1.17亿元,降幅达76.3%,但同期对比亚迪应收账款却增长220.56%,形成“营收收缩、应收膨胀”的异常现象。
报告期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在47.5%-62.75%间波动,2025年上半年前两大客户占比达57%。先导智能作为第一大客户,其自身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3.88%,而美德乐对其销售额却增长287%,这种“客户经营恶化、供应商收入增长”的悖论暴露了供应链绑定过深的风险。
美德乐2022-2024年主营毛利率分别为36.80%、33.27%、33.60%,显著高于同期行业均值(32.11%、31.52%、31.34%)。但在2025年上半年行业毛利率普遍下滑至29.85%时,其毛利率却逆势升至37.45%,这种“逆周期抗跌性”缺乏合理商业逻辑支撑。
监管要求结合订单规模、市场价格竞争、额外成本等情况分析毛利率偏低且下降的原因,美德乐的解释停留在概括性描述层面:将原因归结为向相关大型客户销售规模较大、价格竞争激烈,叠加2023年度和2024年度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且执行的部分大型项目因发生额外成本导致毛利率相对较低。这些解释在逻辑上具有合理性,但由于缺乏具体数据的支撑,其说服力大打折扣。
美德乐在对监管问询的回复中,呈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围绕其核心产品高精度输送系统的毛利率分析,多处关键指标以“商业秘密”为由被隐去。
美德乐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18%、4.26%、4.9%,显著低于行业均值(7.19%、7.10%、7.66%)。截至2025年6月,研发人员214人,仅为可比公司怡合达(396人)的54%、先导智能(4512人)的4.7%。
美德乐劳务外包金额从1.05亿元降至5657万元,但多家供应商成立当年即合作。生产人员减少27%却实现人均产出增长34.4%,成本核算准确性遭质疑。验收周期从10个月延长至20个月,与被质疑是否存在通过延长验收调节收入的嫌疑。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