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佳琳
11月2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点开梅州客商银行微信小程序,一则“关于我行五年期存款不再提供自动转存服务的公告”跳了出来。公告称,由于政策调整,该行已下架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因此,已无法为持有五年期定期存款的客户提供自动续存服务。
11月以来,多家村镇银行在下调定期存款利率的同时,还下架了五年期定期存款。如今,民营银行也开始告别长期限存款产品。与此同时,部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大额存单货架上的产品最长期限仅为三年。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此举的目的在于主动压降资金成本以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
民营银行停售五年期定期存款
“五年期定期存款到期结息后将不再自动转存,到期资金将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如果您持有此类定期存款,产品到期后需前往我行营业网点或通过银行App办理支取或转存其他产品。”梅州客商银行客服表示。
当前,不少民营银行下架了长期限存款产品。“我行线上渠道已经没有五年期定期存款在售。”11月26日,安徽新安银行客服告诉记者。在该行微信小程序上,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定期存款在售,利率分别为1.45%、1.65%、1.85%、2.35%、2.20%,均为50元起存。其中,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定期存款为该行首页“强烈推荐”产品。
记者调研发现,虽有民营银行暂未下架长期限定期存款,但出现了利率倒挂现象,即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于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例如,辽宁振兴银行微信小程序显示,该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80%,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00%,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85%。
部分银行停发长期限大额存单
“2022年,我在工商银行存了三年期、利率为3%的大额存单。眼看就要到期了,问银行客户经理才知道,现在同期限大额存单利率只有1.55%。本以为五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会高一些,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了’。”储户李女士告诉记者。
尽管目前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仍在售,但部分银行下架了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记者通过工商银行App已无法找到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该行客服表示:“大额存单额度为系统发放,若App显示无额度,网点柜台大概率也买不到,可再看看其他产品。”
在中信银行App上,大额存单产品一栏,有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二年期五个期限的产品在售,利率分别为1.10%、1.10%、1.30%、1.40%、1.40%,起购金额均为20万元。
主动压降负债成本
在业内人士看来,压降资金成本以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是银行停止发行中长期限大额存单及长期限定期存款的主要原因。此前,多家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对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
“当前部分银行调整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发行计划,包括压缩发行规模、下架部分产品等,主要是为了降低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央行已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商业银行可相对灵活地调整存款利率。
关于备受关注的净息差问题,多位银行高管在今年的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整体已出现企稳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调整的负向冲击整体可控,LPR下调的同时存款利率协同调整,能够有效对冲净息差下行压力;银行资产供给结构优化,促进银行贷款定价合理提升。
例如,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表示,尽管前三季度该行净息差为1.72%,较2024年同期下降10个基点,但降幅在同类股份行中相对较小。在优化负债结构方面,该行对长期限存款采取缩量续作策略,合理控制结构性存款等高成本存款规模增长;在优化资产结构方面,该行积极提升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的优质资产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