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新材(002585.SZ)发布三季报:技术驱动多元布局,BOPET行业龙头加速高端材料突破

小小MT4 来源:综业网 °C 栏目:金融资讯

10月26日,国内聚酯薄膜行业企业双星新材(002585.SZ)交出了一份备受市场关注的成绩单。据其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2025年1-9月公司实现收入38.93亿元,同比下降10.16%;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2.11%,亏损有所收窄。

2025年以来,因需求释放不足、供应持续增加及成本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BOPET行业价格持续承压,尤其是第三季度出现反季节性下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洗牌步伐加快。

值得关注的是,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双星新材第三季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环比增长,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2.67亿元,环比增长1.81%,归母净利润-0.73亿元,环比增长31.18%;同时,其前三季度毛利率有所回升,资产负债率较2024年年末降低2.16个百分点至31.08%,显示出一定的经营韧性。

积极应对行业挑战,夯实全球BOPET龙头地位

面对外部环境挑战,双星新材积极推进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的双重优化。公司聚焦功能性、差异化与高端化产品路线,不断丰富在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可变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和节能窗膜材料五大板块的布局,产品广泛应用于AI终端、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性产业。在国际化方面持续推进“三足鼎立”营销策略,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

在内部管理方面,双星新材注重精细化运营与质量效益提升。公司持续推进绿色化与智能化建设,稳步落实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全覆盖工程与5G信息化工厂建设,并加强生产经营全流程管理,推出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严格管控成本,全方位巩固经营韧性。

以研发为引擎,驱动产品和客户不断突破

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双星新材始终将研发作为核心驱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达1.60亿元,占收入比重4.12%。通过二十余年的行业积累,公司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技术开发体系,致力于通过专业、灵活的产品解决方案提升客户黏性与品牌价值。

在MLCC离型膜等重点领域,双星新材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与客户拓展。目前,通用级离型膜已实现对微容科技、三环集团等国内知名客户的稳定供应,并进入村田、三星、太阳诱电等国际头部客户的验证与批量供应阶段。高平滑离型膜成功导入微容科技并逐步实现进口替代,超高平滑离型膜也在积极推进中,有望进一步破解高端MLCC生产的工艺瓶颈。此外,公司MLCC离型膜的多型号基膜产品已实现对日系离型膜企业的销售,国际化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双星新材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提品质、增品种、调结构”的经营思路,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市场拓展以及精细化管理等措施,不断提升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尽管短期内BOPET行业供需矛盾仍存,但随着企业减产控库意愿增强与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市场结构有望逐步优化,双星新材也有望凭借众多积极举措在行业格局重塑中把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