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联储进入“盲飞”模式,它说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金融资讯

  来源:金十数据

  今年以来,美股始终被科技股主导的乐观情绪推动,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在英伟达(NVDA)等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带动下持续走高,对美国政府停摆的负面影响视而不见。

  但在这股狂热背后,市场对下一个重大宏观事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0月会议——的焦虑正不断加剧。

  这场定于美东时间10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会议,正值美联储需在缺乏完整政府数据的情况下制定货币政策。这不仅给美联储带来操作层面的难题,更引发理念层面的疑问:当央行“盲目飞行”时,该如何决策?

  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发生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持续35天,当时政府数据同样延迟发布,迫使美联储采用私营部门替代数据和市场指标。

  但此次风险可能更高:美国经济正放缓,财政政策陷入混乱,货币政策已处于紧缩状态。若决策失误或释放错误信号,可能扰乱市场、不必要地收紧金融环境,或导致通胀再度加速。

  当前围绕本周美联储会议的猜测,几乎都聚焦于其是否会将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市场参与者将此视为基准情景,但美联储的措辞与语气才是关键。

  若美联储降息却继续保持鹰派言论,市场可能出现抛售。股市虽会先因降息上涨,但美联储对通胀持续威胁的担忧,将推高实际收益率与美元汇率,使成长股陷入困境。而依赖实际收益率下降的黄金,在此情况下会下跌,高贝塔系数股票的保证金头寸也将被迅速平仓。

  反之,若降息25个基点并伴随鸽派言论,市场可能将其视为宽松周期才刚刚开始。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其团队强调下行风险——包括劳动力市场疲软或全球经济走弱——股市将大幅冲高,美元下跌,黄金突破上行,市场对股票与加密货币的风险偏好也将飙升。

  这正是“软着陆+流动性宽松”情景,也是市场多头押注的方向。

  美联储还有可能采取更激进的行动——降息50个基点。但只有在私营数据显示经济恶化速度超预期,或金融市场陷入困境时,美联储才会实施这一举措

  如此大规模的干预,意味着美联储承认经济面临迫在眉睫的衰退风险或信贷扭曲。若伴随鸽派言论,风险资产(股票、加密货币、黄金)几乎会全面上涨,市场将陷入狂热。但这种大胆举动也可能引发恐慌——投资者会猜测美联储知晓公众未知的危机,初始上涨后或出现防御性再平衡,尤其是当投资者开始深挖系统性弱点迹象时。

  此外,还有一种未被充分讨论的结果: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发布鸽派指引。这是典型的“观望”策略,尤其适用于政府停摆导致过多经济数据延迟、无法支撑立即行动的情况。美联储实际上可能会表示:“我们目前不降息,但若形势恶化,已做好降息准备。”这种立场能否被股市接受,取决于指引的可信度;但若市场将暂停解读为担忧或犹豫,波动性将大幅上升。

  最后是市场的“末日情景”: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并释放鹰派信号。若通胀数据虽延迟,但在美联储的替代追踪指标中仍处于高位,或薪资增长与住房通胀降温速度不足,这种信号就具有合理性。

  若鲍威尔提及“通胀持续”“过早宽松”或“金融环境过松”等表述,市场将解读为“短期内不会降息”。届时,标普500指数可能暴跌,美元上涨,黄金走弱,高杠杆交易将陷入极度困境。

  美联储的言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由于官方失业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薪资数据可能缺失,鲍威尔可能更依赖供应管理协会(ISM)调查、初请失业金人数、基于市场的通胀预期等“软指标”。但问题在于,这些替代指标往往波动性大且具有滞后性。风险就在于:若鲍威尔的表态相对于最终公布的数据过于谨慎,或超出投资者预期的激进,市场反应可能极为剧烈。

  政治与政策的博弈

  除政策本身的必要性外,政治因素也在加剧市场狂热。政府停摆持续时间越长,对经济的摩擦就越大。联邦雇员薪资延迟发放、合同延期、建筑项目停滞——这些次级影响将逐渐体现在企业盈利、消费者数据与市场情绪中。

  在当前高度紧张的局势下,即便美联储降息,也可能不足以缓解担忧。投资者需积极为所有可能性做好准备,而非仅关注预期情景。这意味着要密切跟踪实际收益率、波动率指数与外汇头寸。

  在非对称环境中,黄金仍是最佳对冲工具之一,尤其当美联储过度调整或无法掌控市场叙事时。股票投资则需精挑细选,避免追涨指数,应关注拥有定价权、资产负债表稳健且对利率敏感度低的企业。

  美联储的工作从不简单,而当它必须在缺乏完整“仪表盘工具”的情况下,引导全球最大经济体时,难度更是呈指数级上升。市场期待经济实现软着陆,美联储是支撑还是打破这一预期,关键在于其“所言”,而非“所行”。

  本文作者为伦敦扎耶资本市场公司(Zaye Capital Markets)首席投资官纳伊姆·阿斯拉姆(Naeem As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