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动态调整代销基金风险等级成常态化,对投资者影响几何?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蓝鲸新闻11月27日讯(记者 金磊)近期,多家银行对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进行了调整。

  11月25日,建设银行官网公告,近期已调整87款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在87只产品中,有32只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由“R2-中低风险”调整为“R3-中风险”,55只从“R3-中风险”产品调整为“R4-中高风险”。

  此前该行已多次上调代销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今年2月上调21只产品的风险等级,5月末上调4只产品的风险等级,9月上调7只产品的风险等级。

  蓝鲸新闻注意到,年内调整代销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的银行并不止一家,还有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对旗下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评级进行了调整,大多数都是上调,仅有小部分产品是下调的。而从产品类型看,并且绝大部分为权益类产品,仅有少数为固收类产品,大部分产品的风险等级都是从R2、R3调升。

  11月18日,民生银行在官网公告,自11月19日起调整8只代销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包括7只债券型基金和1只混合型基金。

  中信银行自10月15日起也陆续调整了旗下部分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本次调整产品共有17只,其中,有两只产品的风险评级从PR3下调至PR2,均为易方达管理的混合型FOF基金,其余15只产品的风险评级均有所上升。

  风险等级的调整是否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呢?记者咨询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相关基金风险等级调整后,超出了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客户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产品赎回。

  那风险等级的上调是否意味着产品的风险加大呢?

  有受访人士认为,银行调整代销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主要是为了确保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风险等级相匹配,履行适当性义务,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提示相关风险。如果某个时期基金底层资产收益出现较为剧烈的波动、投资标的有所改变、投资风格有所变化等因素,基金的风险评级也应随之而动态调整。

  从政策面来看,3月2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商业银行代销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产品准入管理、销售管理、代销产品存续期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本办法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办法》中明确,在代销产品存续期内,商业银行应当持续关注产品风险收益特征、风险评级变动情况、信息披露等重要信息,督促合作机构履行主动管理责任;督促合作机构按照规定披露代销产品相关信息;持续加强客户服务,客户要求了解代销产品相关信息的,商业银行应当向客户告知合作机构提供的产品相关信息,或者协助客户向合作机构查询相关信息。

  对银行来说,适时调整代销公募基金风险等级加强了商业银行的合规和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更为完善的产品评估体系,避免投资者因产品风险与自身承受能力不匹配而产生纠纷。

  作为普通投资者,则需密切关注银行通过官网、App等渠道发布的调整公告,及时重新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确保投资产品评级与个人风险偏好相匹配,然而再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