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港交所聆讯,京东工业做的啥生意?

小小MT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

  11月23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京东工业通过聆讯。距离京东工业正式上市的日子更近了,外界目光开始好奇工业供应链这一隐秘而庞大的赛道。

  京东工业有其特殊性,它身上既带着互联网电商公司的基因,又要在万亿工业场景里足够下沉,给出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观察这家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其刚刚收官的“双十一”提供了一个切入口。根据京东五金城发布的2025年“双十一”战报,其自营入仓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00%,用户数增长近50%。

  数据背后,是一个极度分散、长期被低效和信息不对称困扰的万亿级市场,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的阵痛与新生。

  “柠檬市场”困境与破局

  工业品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要素,其品质与流通效率直接决定着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万亿级工业品市场呈现出 “散、乱、杂” 的格局,供需两端高度分散,分销层级冗余,非标准化商品占比高。

  工业产业“河”里流淌的不仅是分销层级冗余造成的低效,还有因标准缺失、产品参数模糊造成的浑浊。

  在工业品市场,部分产品存在产品实际参数、性能、材质、规格等与标识、宣传或承诺严重不符的乱象,可以统称为“工业品虚标”,是工业品品质问题的最典型现象。

  显然,对于工业品而言,单纯的“电商化”如果不能解决信任问题,就只是将线下的混乱搬到了线上。

  京东工业联合多家行业协会共同发起了“中国工业品不虚标”行动,其核心逻辑在于,要让供应链提速,首先要让供应链“透明”。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副秘书长刘斌表示,治理的关键在于“源头追溯+标准化+信用自律”。

  此外,京东工业在2020年开始建“墨卡托”标准商品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海量杂乱的数据中提炼出标准化的商品参数(MKU)。它就像是工业界的“通用语言”,确保了采购方、供应方和平台方在谈论同一个东西。

  以德力西电气为例,通过与京东工业的合作,其228个类目、5.7万条商品数据接入了墨卡托标准库。这种数据层面的打通,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交易成本的明显下降。今年“双十一”期间,德力西电气的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58%,客单价同比提升172%。

  对于下游企业而言,商品标准化对供应保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广核某核电站曾在大修期间遭遇断路器断供危机,每一小时的延误都意味着百万级的损失。得益于数字化的库存看见能力和标准化的寻源体系,京东工业迅速锁定了周边库存,通过专人专车在第一时间完成了交付。

  只有“物理”下沉,才有“数字”上行

  在数字化转型的宏大叙事中,容易被忽略的是物理世界的笨功夫。

  过去几年,关于“轻资产”模式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在工业供应链领域,没有“重”的投入,就无法承载“轻”的效率。

  “京东带来的不只是电商平台,更是基于京东超级供应链的一套完整的‘太璞’数实一体供应链解决方案。”徐工机械集团全球采购中心非生采购管理部部长高永雯表示,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一定能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之路。

  据徐工方面透露,从梳理采购制度、搭建MRO(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采购平台,到整合供应商资源、建立智能仓配体系,双方携手重新梳理了整个非生产采购流程。目前,徐工的MRO商品采购周期从11天缩短到了2天以内,成本下降了超过10%,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生产端与市场端像隔着一条河。”新界泵业常务副总裁桂建辉这样形容传统工业品的流通困境。

  新界泵业的案例极具代表性。水泵产品笨重、物流慢,传统分销模式下,区域库存周转率低一直是痛点。通过与京东工业的自营入仓合作,新界的产品得以进入京东分布在全国核心城市的仓库。

  “我们的产品在核心城市基本上已经可以实现次日达甚至当日达。”桂建辉透露,物流时效的提升直接带动其区域库存周转率提升了30%。

  这是京东工业坚持的“自营入仓”模式。目前,其已在全国布局了86个核心品类仓。这种“仓配一体”的基础设施,实际上是将分散在各级经销商手中的库存进行了集约化管理,用空间的集中换取了时间的效率。

  连接孤岛,中小企业的“新渠道”

  如果说大企业看重的是效率,那么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和产业带商家而言,京东工业提供的则是一张通往广阔市场的船票。

  温岭,中国水泵之乡;乐清,中国电器之都。这些曾经依靠“块状经济”野蛮生长的产业带,如今正面临着外贸承压、内需转型的双重挑战。

  “想转型却缺能力,想内销却无渠道。”这是许多“隐形冠军”的焦虑。

  京东工业的“一品通多端”策略,试图为这些企业打开新的出海口。通过一个接口,产业带的产品不仅可以销往京东主站的个人消费者,还能直接触达数百万中小企业乃至大型国央企的采购系统。

  数据佐证了这一路径的有效性。今年“双十一”,京东五金城带动了1778个工业品品牌成交额倍增。

  “超级供应链”模式正在改变中国制造的“微笑曲线”。企业不再仅仅处于底端的制造环节,而是通过数字供应链向两端的研发和销售延伸。

  审视今年“双十一”工业品市场的爆发,它更像是一个信号,预示着中国工业互联网正在进入深水区。在这个阶段,单纯的信息撮合已无太大价值,真正的红利来自于供应链深处的结构性改革。

  正如京东工业相关负责人所言,供应链的数智化是实现工业产业数智化转型的最好切入路径和底层链接。

  从“不虚标”的品质底线,到“墨卡托”的数字标准,再到“自营仓”的物理时效,这一套组合拳正在探索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