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破百”或昙花一现,2026年走势可能前高后低

小小MT4 来源:刘婷LT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调、海外政治动荡拖累非美货币表现等因素影响,本周美元指数重返100大关以上。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美元反转趋势并未确立,中长期看可能仍会步入下行通道。

  11月4日,美元指数突破100关口,为8月初以来首次,最高至100.36,比9月中旬的阶段性低点96.2上涨4.3%。截至发稿,美元指数交投于100附近。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美元指数上涨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驱动,首先是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所降温。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对界面新闻表示,10月底,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议息会议后称“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这一鹰派表态打破了市场此前对降息的线性预期,随后一周内,美联储多位官员均发表对降息的谨慎看法,导致市场对年内继续降息的预期大幅降温。同时,在非农就业数据缺失的情况下,非官方数据显示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幅超预期,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12月可能不降息的预期,成为推动美元走强的关键因素。

  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75%-4.00%。这是美联储今年第二次降息。但鲍威尔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能保证会进一步降息,理由是政府关门导致经济报告中断,参与美联储利率商议的19名美联储官员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过去一周,至少有两位美联储官员为市场降息预期泼了冷水。

  11月6日,今年的“票委”、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政府停摆导致关键通胀数据缺失,他更倾向于“在有雾时减速慢行”。

  同日,明年的“票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贝斯·哈玛克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活动上表示,相比劳动力市场疲软,通胀是更紧迫的担忧。她认为,当前利率设定“几乎没有限制性”,主张货币政策应继续对通胀施加压力。

  此外,11月5日,ADP Research Institute和Stanford Digital Economy Lab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加4.2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增加3万人。在官方非农就业数据缺失的情况下,ADP报告成为关键参考。投资者认为,ADP就业报告超预期,有助于缓解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恶化的担忧。当天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3个基点至4.11%,创近一个月来的最高收盘水平。

  宏源期货分析师王文虎对界面新闻表示,除ADP就业数据好于预期和前值外,10月ISM非制造业PMI指数也高于预期和前值,显示美国经济表现景气且就业市场企稳,叠加鲍威尔之前的表态,使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下降,推动此轮美元走强。

  截至北京时间周五14:40左右,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数据显示,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7%,比一个月前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

  第二个原因是近期欧洲和日本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导致非美货币走弱,加剧了美元的相对优势。

  白雪指出,在法国,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于10月6日请辞,不过几天后他再次被任命为总理,由于“政治格局长期分裂”,穆迪在10月25日将法国主权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在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10月底在预算案中称将提高所得税,说明英国经济状况或比预期中更为严峻,拖累了英镑表现。在日本,日本央行维持鸽派立场,拒绝为12月加息提供指引,加之新上台的高市早苗政府可能会再度实施以货币宽松、财政刺激为主轴的“安倍经济学”,令投资者对日元加息路径产生疑虑,导致日元贬值。

  此外,流动性收紧与避险需求也进一步支撑了美元。

  白雪表示,自10月初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一月有余,这导致财政部TGA账户持续回笼资金,美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降至年度最低水平,隔夜担保融资利率(SOFR)跳升,市场流动性趋紧。叠加中东地缘冲突升级,推动资金涌入美元现金及短期国债避险。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赵格格也在研报中提到流动性因素。她指出,虽然美国政府停摆导致财政支出受限,但美债发行仍在持续,大量资金沉淀于财政部的TGA账户,未流向实体经济,使得当前美国利率环境偏紧。截至10月29日,美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已降至2.8万亿美元,为20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反映流动性松紧程度的SOFR在10月31日跳升至4.22%, 显示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

  需要说明的是,分析人士认为,SOFR大幅上升,并不预示着美元流动性危机来临。

  白雪表示,当前的流动性压力主要来源于由政府停摆导致的技术性因素,这不同于2008年因金融机构信用崩塌而引发的流动性枯竭。虽然部分短期融资利率有所攀升,但核心金融市场并未失控。

  她进一步指出,美国联邦基金有效利率(EFFR)等核心利率整体维持平稳运行,LIBOR-OIS利差仍显著低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80个基点和2008年危机时的364基点。此外,美联储还通过隔夜逆回购工具每日吸收约2.5万亿美元流动性,显示市场并不缺美元,而是风险偏好下降导致资金囤积。从外汇掉期市场等指标看,离岸美元的流动性也总体可控。

  王文虎补充道,美联储在9月15日至11月4日期间,通过常备回购便利工具(SRF)释放了共计1404亿美元,再加上联储每周提供60亿-80亿美元的再贴现贷款,当前美元流动性紧张已经有所缓解。

  展望后市,分析师普遍认为,美元反转趋势尚未建立,“破百”大概率是昙花一现。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指出,此轮美元指数反弹主要是海外因素与降息预期下降共同导致的,随着美国政府停摆即将结束,市场对政府重启后极差的数据正在形成共识,美元指数这一轮“破百”大概率会极其短暂。

  “总的来讲,年内视角下美元剩余的上行推力主要来自非美发达经济体的政治混乱,而下行推力主要来自美国自身的经济疲软。前者难以预测,后者相对具备更大的确定性。”宋雪涛在研报中说。

  白雪也表示,美元指数仅仅是反弹而非反转。“短期来看,美元走势将高度依赖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势和国内经济数据表现。如果美国政府结束停摆后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可能会重新升温,这将给美元带来下行压力。中长期而言,考虑到美联储降息周期对美元形成的压力、美国财政赤字问题难解、以及全球去美元化趋势等深层结构性问题,美元指数大概率进入下行通道。”她对界面新闻说。

  赵格格表示,预计美元指数四季度将在100点左右反复震荡,2026年则依然是前高后低的走势。“考虑到政府开门、关税司法裁决、任命新美联储主席、日本政府汇率管控等利多利空因素将在四季度交织出现,先后顺序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或导致期间美元指数的走势一波三折。”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