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赋能“十五五”

小小MT4 来源:互联网 °C 栏目:金融资讯

  文章来源:用益研究

  信托业赋能“十五五”

  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信托行业应该怎么干?聚焦高质量发展,信托的制度优势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在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等领域,信托公司还能做什么?

  主要观点:

  1、信托行业正积极依托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如破产隔离、财产权直接登记、跨市场投资等服务先进制造业与科技创新。在具体布局上,目前形成三大路径:一是股权投资与基金化运作。目前,部分信托公司已设立了专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金。二是服务信托赋能产业链。利用资产证券化(ABS/ABN)工具,盘活制造企业和科技企业的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为其注入流动性。三是知识产权信托探索。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痛点,部分信托公司开始试点知识产权信托。

  2、“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对于支持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信托公司创新思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设立专项攻关信托计划。联合国家实验室、重点高校及行业龙头,设计面向特定“卡脖子”技术领域的专项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吸引社会长期资本支持前沿技术研发。二是“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模式。构建以信托为平台的利益共同体,通过信托结构设计,明确各方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收益分配中的权利与义务,降低合作风险,激励创新活力。三是投贷联动与风险补偿。为攻关团队提供“高风险、长周期”的初期研发贷款,并约定在项目成功后转换为股权或获得收益分成。同时,探索与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合作,分担前期风险。

  信托“输血”通道将收紧,互联网助贷再受冲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信托产品投资各类基础资产要求,细化组合投资规则,规范关联交易行为,严禁通道类业务和资金池业务。

  业内观点:

  1、信托公司通过通道业务为其他机构提供规避监管的便利,实际上让渡了管理职责,仅作为“影子角色”存在,容易导致权责不清,存在监管套利和风险隐患,降低了监管成效,增加了系统性风险。限制关联交易,是为了防止利益输送和业务风险转嫁以及其他可能的道德风险,损害部分客户权益。

  2、《办法》强力推动信托业从“融资平台”转向“投资机构”,从“类信贷”思维转向“净值化”管理。短期来看,行业转型之痛不可避免,信托公司的生死突围战已经打响。然而,长期看,这有利于整个信托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为资本市场引入更规范的长期资金,最终更好地服务于“五篇大文章”所指引的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3、《办法》会重塑行业的生态。首先,对于信托机构而言,这意味着从“被动通道”向“主动管理者”的强制转型,信托公司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风控体系、技术系统和运营能力,这将大幅提升合规成本,缺乏核心能力的信托公司可能会被淘汰出局;其次,对于互联网助贷业务来说,则意味着合作模式的“洗牌”,信托公司与平台之间的权责关系必须重新界定,信托公司必须对贷款的全流程拥有实质性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中信建投:铝供给增量转向海外不改供需紧平衡格局

  未来三年全球电解铝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平衡建立在中国电解铝满产超产,海外电解铝新增产能如期释放的基础之上,供应稍出问题便会供不应求。当高价格—高利润—新供应的传导链条受制于供应时,价格就具备了易涨难跌的基础。同时,欧美AI投资竞赛遭遇缺电瓶颈,对欧美超过400万吨的存量供应构成挤出威胁,一旦触发,铝价或会出现加速向上。

  华泰证券:电网设备三季度业绩分化明显

  从三季度的收入来看,非特高压主网>特高压主网>配电>电表。按照板块整体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来看,非特高压主网、特高压主网、配电、电表分别为38.2%、5.2%、-23.6%、-28.4%,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中金公司:量子计算正处于由科研突破向商业落地的关键拐点

  量子计算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前沿方向,正加速从实验验证走向商业化应用。随着全球科技巨头(谷歌、IBM、微软等)不断突破量子比特规模与纠错精度,中国在“祖冲之”“九章”等原型机实现多点超越,ICV预计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在2024—2035年由50亿美元增长至8000亿美元以上,CAGR超55%。研报判断,量子计算正处于由科研突破向商业落地的关键拐点,硬件环节或将率先实现产业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