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玩花活” 对话蔚来李斌:明年目标全年盈利 | 次世代车研所

小小MT4 来源:次世代车研所 °C 栏目:MT4下载

  文 | 《次世代车研所》冯赛琪

  距离四季度盈利的时间线越来越近,近日,蔚来也再次交出了一份增收减亏的业绩。

  财报显示,蔚来第三季度交付量达8.71万辆,同比增长40.8%;营收217.9亿元,同比增长16.7%;综合毛利率提升至13.9%,创近三年新高。

  亏损幅度持续收窄。第三季度经调整净亏损为27.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1亿元下降38.0%,较上一季度的41.3亿元下降33.7%。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预计第四季度蔚来将交付12.00万辆至12.50万辆,同比增长65.1%至72.0%;营收327.6亿元至340.4亿元,同比增长66.3%至72.8%。

  11月26日,李斌在一场小型媒体沟通会上表达了对这份成绩的满意。

  “财报亮点很多,显示出蔚来开始进入了一个增长快车道。”他指出,三季度交付的数量、营业收入、综合毛利率创造历史的新高,意味着蔚来产品和服务盈利的能力显著增强,费用控制初见成效。

  在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李斌反复提到的关键词是“务实”。

  他强调,蔚来当前的重点不是单纯追求销量,而是更看重毛利率。毛利率较高的车型——例如全新ES8——被寄予厚望,将成为推动公司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重要支撑。李斌指出:“聚焦汽车主业,不玩花活,我们要补好‘执行效率’这门课,多干实事。”这也反映出蔚来内部管理正在趋向精细化和制度化。

  李斌透露,自今年下半年起,蔚来进入第三增长周期,公司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增长。谈及行业变化,他提到汽车置换补贴退坡的影响:10月中旬,补贴几乎全部取消,这在短期内对消费者购车决策产生明显冲击。他表示:“从9月份甚至国庆节之前,行业对这一变化几乎没有心理准备。”

  展望2026年,李斌表示,明年仍以大车为主,无论是销售额还是毛利增长,公司都保持信心,明年全年目标是实现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盈利。

  “不再单纯追求规模,而是高质量增长”

  2025年三季度,蔚来的财务表现呈现出少见的“三线齐升”:交付量、营收与综合毛利率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综合毛利率更达到近三年来的最好水平。

  根据公司披露,三季度蔚来实现NON-GAAP净亏损27亿元,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亏损收窄超过30%。费用控制的成效开始显现,经营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均转正,账面现金较上一季度增加近百亿元。

  三季度的改善也为四季度奠定信心。李斌坦言,尽管交付指引略低于部分市场预期,但“不影响我们实现Q4盈利的目标”。原因很直接:高毛利车型贡献的拉动将更加明显,全新ES8等高毛利车型的交付数量优于预期。

  李斌将今年下半年视为新的增长周期起点。今年8月、9月、10月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5%、64%与92.6%,重回高速增长通道。根据四季度指引,蔚来预计单月交付将超过4万辆,同比提升60%—70%。

  蔚来对第三增长周期的定义不再是单纯追求规模,而是高质量增长。

  “第三阶段的增长,我们不简单追求量的增长,而是高质量的有机增长,更看重毛利总额的增长,这比简单量的增长对我们来说可能更加重要一些。”李斌表示,如ES6、EC6、ET5、ET5T等产品,实际毛利率普遍好于内部预期。

  高毛利车型的重要性在四季度尤为突出。全新 ES8 的售价极具竞争力,但仍拥有较高毛利空间。“卖一台能赚不少钱”,李斌坦言:“全新ES8,它单价高、毛利率高,一下子就带来了几十亿的毛利,这也是我们有信心盈利的原因。”

  “四季度销量压力主要来自需求,置换补贴退坡影响超预期”

  谈及四季度市场情况时,李斌表示,当前真正的挑战并非供应,而是需求。

  李斌指出,四季度出现的变化超出了行业原本的预期:“10月中旬,置换补贴几乎全部取消,这对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影响很大。原本大家都以为会有翘尾效应,认为今年买便宜一万五,明年就贵一些,但补贴突然取消,让市场完全没有预期。”

  他表示,从9月份甚至国庆节之前,行业对这一变化都没有心理准备,即便到了10月下旬,部分企业还心存侥幸。进入11月份,市场开始面对现实,新增订单大幅下降,消费者观望情绪明显。这背后原因是汽车并非刚需,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早买或晚买,因此四季度销量下降是可以预料的:“大部分公司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还在惯性认为会有翘尾效应,实际上销量肯定会下降。”

  针对蔚来自身情况,李斌表示,由于手上仍有ES8和萤火虫的存量订单,公司整体情况相对稳定,尤其是在细分市场仍处于领先位置。他透露,公司在四季度采取的策略是保持价格稳定,不随意调整,以应对置换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他还指出,萤火虫车型虽然在10月下旬受到影响,但11月份市场反应迅速回暖,相对其他车型表现更为稳健。

  “供应永远是短期压力,真正的挑战是需求。我们已经在策略上进行了调整,把置换补贴退坡对11月和12月的影响考虑进去。我认为这一变化对整个行业都会产生影响。”

  “明年全年目标是实现盈利,不会以价换量”

  李斌谈到了蔚来明年的盈利目标和经营策略。他表示,明年全年目标是实现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盈利,但一季度压力不小。

  李斌坦言,蔚来手上还有不少ES8的订单,但随着置换补贴退坡、市场翘尾效应消失,一季度的市场到底会怎么走,还不好预测。他说:“汽车行业春节就是购车低谷,一般一季度销量约是上一季度的六成,不过总体来看,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

  谈及公司策略变化,李斌表示,今年以来,蔚来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型,不再简单追求销量,而是聚焦经营质量。他回忆道,去年10月份起,公司就不再追求必保销量,当月销量从两万辆骤降至1.3万辆,并连续五个月维持较低水平。“我们不把量当成最主要的经营标杆,真正关注的是经营结果,每一辆车是否给公司带来价值。”

  对于不追求销量是否影响收益的疑虑,李斌表示,有一个边界收益递减的过程,到一定规模之后差不了太多。“从单个车型来看,总额差别不大,关键是用什么代价换销量”。他强调,今年公司基本不讨论以价换量,明年同样如此。

  李斌透露,蔚来正在严格计算每辆车的盈利情况,通过全国排表机制,每个月都清楚地知道销售成本和毛利。他指出:“同样卖三辆车,有的可以给公司挣几十万,有的可能赔十几万。我们不只看销量,更看是否赚钱。”他强调,这一做法已经深入到每个一线销售和分公司的日常经营中。

  “专注主业,短期内不会做智能机器人

  被问及蔚来是否有兴趣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李斌明确表示,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重点聚焦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及相关服务,提升以车为起点的用户体验。

  他指出,虽然机器人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存在着丰富的商业机会,但短期内蔚来并不会亲自下场进入这一领域。“机器人很有前景,但不代表我们今天就去做这个事情。我们更倾向于让别人用我们的芯片,我们的端侧大模型能力很强,可以支撑机器人技术。”

  他进一步解释,公司会关注机器人赛道中的优秀创业公司,通过合作和投资参与其中,但核心精力仍然放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上。他举例称:“长期来看,机器人换电可能是一个大生意,就像人需要吃饭一样。机器人到时候需要换电了,不用等半天充电,如果有机会提前布局,这类商业模式我们会观察,但目前还是太早。”

  “蔚来不缺乏想象力,关键是不要想搞事太多。我们会踏实干活,把精力放在真正有价值的业务上。”李斌说。

  “高端纯电心智加速形成,10月增程销量下降13%”

  2024年以来,纯电车型的渗透率在持续抬升。李斌给出了一组数据:三季度国内纯电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6%,增程同比下降12%;10月份纯电销量同比增长13%,增程同比下降13%;从前三季度累计数据来看,纯电销量同比增长33%,增程仅增加3%。

  在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这一趋势更加显著。2024年该区间的纯电渗透率约为12%,而今年三季度已升至18%。蔚来长期维持约40%的高端纯电份额,是主要受益者之一。

  他认为,这些数字说明纯电在高端市场的心智加速形成,增程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纯电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蔚来今年以来逐步明确“三品牌战略”:蔚来主攻高端用户、乐道面向大众家庭市场、萤火虫则覆盖全球小型车市场。

  “在中国30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前三季度蔚来销量已超过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纯电车型的总和,继续保持领先,”李斌透露。他还给出了一幅全新蔚来ES8的用户画像,62.4%来自传统豪华油车换购,前五换购来源为宝马、奔驰、特斯拉、奥迪、保时捷,15%来自原轿车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被视作蔚来国际市场换新打法的一张牌,萤火虫车型“低开高走”。呈现最初并不被外界看好,但在置换补贴退坡后反而受影响最小。在10万到20万元高端小车市场,萤火虫销量大于mini、smart、ID3的总和。

  李斌表示,下一步,萤火虫在蔚来全球化的战略里会扮演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同步开发了欧版萤火虫,也是蔚来所有车型里面第一个做右舵的,即将首发新加坡,这一车型会成为我们全球化的先锋。”

  “少玩花活,多干实事”

  我们着力要补‘执行效率’这门课,少玩花活,多干实事。”李斌用这句话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蔚来当前的工作节奏和风格。他表示,公司在研发、组织变革和运营效率方面正在稳步推进,今年重点通过基本经营单元(CBU)机制提升执行力。

  李斌解释道:汽车行业最终还是拼运营效率,几个百分点的效率差距就可能决定成败。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其实根本没法参与“终极竞争”。他指出,今年围绕用户价值的全员组织变革已初见成效,公司内部算账和管理变得越来越精细,“我们真的在行业里算得比较清楚了。”

  在研发管理上,李斌强调公司已从“大项目思维”转向“精细化立项”。过去研发项目动辄几亿、十几亿,现在立项金额可以从几万、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而且每个项目都闭环管理、责任到人,项目结束后还要做回检。他表示:“有时候多干活不一定是对的,少就是多。蔚来现在就是非常踏实地干活。”

  李斌还回顾了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节奏:2019年至2023年是“资格赛阶段”,2024年至2025年进入“决赛阶段”。2030年左右会有一个相对清晰一点的局面,可能到2035年左右,基本上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他形象地比喻:“决赛没有尽头,我们要踏实干,把基本功做好,争取在这个‘决赛圈’里占据领先位置。”

  他总结道,蔚来在第二个十年将继续聚焦主业,稳步推进研发和运营效率,通过踏实努力实现高质量增长。李斌强调:“不用担心蔚来缺乏想象力,我们主要怕的是想得太多、干得不实。现在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聚焦主业,踏实卖车,踏实做研发,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位。”

  “技术降本空间非常大,让大家把钱挣到明处

  “我们最早就在行业里开始推进透明供应链,现在工程协会也希望把我们的经验推广开来,这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沟通会上,蔚来董事长李斌谈到供应链管理时这样表示。他解释道,供应链里的浪费很多时候不是生产本身的问题,而是信任成本、沟通成本太高导致的信息延迟或不准确。

  “如果底层打通,把信任成本降到最低、沟通成本降到最低,整个需求变化可以快速响应,这能省下很多钱。透明供应链的价值就在这里,让大家把钱挣到明处,变成一个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李斌强调,合理利润应该是共创的,而不是讨价还价出来的。成本目标、质量标准都是大家一起定的,这样的方法,我们觉得非常对。

  除了供应链优化,技术降本也是核心手段。李斌提到,从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到高压平台的集成化设计,都是为了通过技术降低成本。他指出,这也是第三代蔚来ES8能够实现约20%毛利的原因之一:“技术降本的空间非常大。从平台规划到研发再到供应链的分层解耦,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高价值的降本机会。”

  “今年最大成长是更加务实,把经营做得更细

  经历了今年的低谷期,李斌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悟:管理者或者CEO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哪些要坚持,哪些要变化。这是最难的一件事。既不能一听风就是雨,也不能过于固执。你要真实面对自己,系统思考,知道哪些事情需要变化就坚决变化,需要坚持就坚决坚持,这是一种长期修炼。

  他同时谈到公司对估值的态度:“我们全力以赴去干,接受任何可能性,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商业本质。美国的头部科技公司,苹果、微软、谷歌、英伟达、亚马逊之所以值钱,是因为他们做得好,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都在线。”

  李斌表示,蔚来在过去几年投入大量资源做技术与产品积累,并不后悔这些投入:“我们非常清楚钱花在哪里,没有乱打地基。现在我们要把运营效率再提高一些,持续做下去,公司可以做好,这一点很清晰。”

  “团队在顺利的时候可能会乐观,遇到低谷时会更积极。”他说,自己在成长中学会排优先级,把经营当成乐趣。“更加务实,把经营做得更细”,这是李斌今年对自己满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