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理想MEGA起火事故负责?律师详解

小小MT4 来源:第一财经 °C 栏目:MT4下载

  近期,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过程中起火,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电池安全的新一轮追问。

  溯源工信部文件可知,理想汽车(02015.HK)的这款汽车储能装置为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而背后的供应商,正是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

  根据工信部的相关公示,理想MEGA的储能装置种类为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装置单体生产企业为宁德时代,储能装置总成生产企业是宁德蕉城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由宁德时代全资控股的子公司。

  在频发的电车起火事件中,如何界定是谁的责任?消费者又当如何维权?

  针对上述核心问题,万商天勤(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崔帅帅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池起火事故的责任认定,远非“谁造电池谁负责”那么简单,其复杂性源于技术跨学科与责任链条的多元化。

  “新能源汽车火灾调查是一个融合了电化学、材料学与电子工程的跨学科领域。”崔帅帅分析称,电池的“热失控”可能由电芯内部缺陷、电池管理系统(BMS)故障、外部碰撞或充电管理异常等多种因素单独或共同引发,唯有通过权威、专业的第三方鉴定才能逼近真相。

  即便鉴定结果指向电池本身存在缺陷,责任链条上依然存在多个待解之谜。崔帅帅指出,争议焦点通常围绕几个层面展开:是电池生产商的设计制造缺陷,还是整车厂在电池包集成、热管理系统设计或整车安全防护上的不足?同时,车主的用车历史,如是否存在私自改装、不当充电或意外损伤等,也可能成为责任分摊的考量因素。

  “在法律层面,生产者可能承担产品侵权责任,销售者则可能同时面临侵权与违约责任的竞合。在极端情况下,若明知缺陷存在仍继续销售并导致严重后果,还可能触发惩罚性赔偿。”崔帅帅强调,“这意味着,责任的最终承担者,需要结合严谨的专业鉴定结论和案件具体事实进行综合判断,整车厂与电池供应商之间需要通过内部责任追溯机制来划定最终责任。”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旦遭遇车辆起火,应如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崔帅帅建议,维权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一条完整、坚实的证据链。

  消费者在事发后应首先确保收集并妥善保管几类核心证明材料:首先是官方文书,包括消防部门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如涉及交通事故,由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这两者是界定事故原因与责任的权威文件。其次,记录下事故全过程的现场视频,如监控录像和行车记录仪影像,是还原事实的最直观证据。此外,车辆及车内财产损失、乃至人身伤害相关的各类票据、证明文件,也应系统性地整理保存。

  在证据完备的基础上,消费者可以采取多路径并行的维权策略。其一,是直接通过法律渠道提起诉讼,既可依据《民法典》向产品的生产者及/或销售者主张侵权赔偿,也可基于买卖合同关系,向销售方追究违约责任,要求其进行修理、更换、退货及赔偿损失。其二,是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索赔。此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机构进行投诉举报,也是推动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