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行恢复国债买卖,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到1.7%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下载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李明会

  时隔9个月,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重启国债买卖。

  10月2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28日,国债期货开盘拉升,30年期主力合约盘中涨0.77%,10年期涨0.25%,5年期涨0.18%。

  10月27日尾盘,消息公布后,银行间债券收益率应声下跌,尤其是长端、超长端修复情绪更为积极。其中,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5.75bp至2.155%,创下9月中旬以来的新低。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5bp至1.7950%,3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25bp至1.51%。

  “考虑到近期10年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至1.9%之间,期限利差走阔,再加上当前财政政策正在进一步发力,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高,接下来央行恢复国债买卖符合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有助于推动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政府债券发行,也能向市场适度注入长期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在年底前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强化逆周期调节,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央行恢复国债买卖

  10月27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谈及备受市场关注的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一事,潘功胜在年会上表示,去年,中国人民银行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这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增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同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中国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和金融机构提升做市定价能力。

  “实践中,央行根据基础货币投放需要,兼顾债券市场供求和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等情况,灵活开展国债买卖双向操作,保障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潘功胜表示,今年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央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在去年8月至12月央行连续五个月净买入国债释放万亿元流动性后,今年1月10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鉴于当时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国债利率持续走低,央行这一举动也被市场解读为给债市“降温”。

  时隔9个月有余,央行为何又在此时恢复国债买卖?

  “这说明当前长债利率已处于央行相对合意的区间。”方正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清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市场缺乏中长期流动性,通过重启买债也能够增加市场流动性的投放,同时考虑到后续要配合财政发债,所以在这一时点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还是比较合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初央行与财政部联合工作组会议上,双方就恢复国债买卖的问题展开讨论。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认为,在当前社融周期已经转为下行的背景下,政府融资的扩张对支撑社融增速保持在适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环境中,央行对政府发债配合度的重要性也相应上升。

  “今年三季度经济增速边际走低,央行重启买卖国债有助于更好地调节流动性以稳定经济增长大盘。”远东资信研究院副院长张林对《华夏时报》记者补充道,央行买卖国债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加强流动性管理和基础货币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国债利率曲线,也有助于更好地协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

  “今年年初央行暂停买卖国债,并不影响买卖国债未来在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作用,当时暂停的原因,主要是年初国债收益率下行节奏较快,这一方面带来国债买卖操作对于债市走势形成叠加,另一方面质押券冻结也对债券的二级流动性带来影响。”张林进一步表示,而当前受出口韧性超预期、股债跷跷板等因素影响,债市过快单向调整的阶段已经过去,且央行也明确提出取消对债券回购的质押券冻结要求,这些因素使得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的条件更加友好。

  此外,来自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8月至12月央行国债买卖操作从初期的“买短卖长”转向后续“买短”操作,对中央政府债权科目由1.52万亿元最高攀升至2.88万亿元,2025年1月至9月央行国债买卖暂停后,央行国债持仓逐渐从2024年12月的2.88万亿元下滑至2025年9月的2.22万亿元,累计减少0.66万亿元,即去年买入的大部分国债规模已经到期。

  杨业伟表示,考虑到后续还会继续到期,如果要保持央行持有国债规模相对稳定,我们预计央行今年需要买入国债的规模在0.7至1万亿元左右。

  本轮国债买卖期限结构或与去年有差异

  10月27日债市尾盘,在央行宣布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后,中长债收益率直线下行,下行幅度在5个bp左右。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1.81%,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超5bp下破2.17%。

  长端国债收益率显著走低,下行幅度超过短端,可以看出,长端情绪修复更为积极,与去年央行“买短卖长”、推动曲线呈牛陡形态有所不同。

  对此,国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尹睿哲认为,长端国债内生修复动能比较强。10月初我们持续跟踪和测算的“债市微观交易温度计”就提示读数跌至30%分位以下这一近两年来的低位水平。在这种情绪水平下,利空往往已被充分定价,市场更容易出现利多敏感的状态,这为长端近期技术性修复行情提供了支撑。并且,从曲线形态角度来看,过去一段时间陡峭化程度不小。从10年期国债和资金利差角度分析,即使资金利率持稳,长端此前在9月底的调整幅度也已比较接近边界。

  “本次国债买卖期限结构或与去年有差异。去年央行主要‘买短’,使得曲线大幅陡峭化,短端波动加剧。而本轮操作中,若买债结构更加均衡,或将平滑对整体曲线的冲击。”尹睿哲预计,后续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挑战1.70%左右。但考虑到通胀滞后反弹的趋势仍在,国内M1拐点未现,同时海外制造业周期上行过程也未结束,债市机会应以反弹思路参与,到1.70%下方建议关注阶段性止盈机会。另外也可关注,央行在四季度更积极地使用总量流动性投放工具后,对直接降息的依赖是否减弱。

  “从债券市场来看,当前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是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因为买债操作的概率要大于卖债,因此利好债市需求。但是也要考虑其他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比如MLF和买断式逆回购与国债买卖有一定替代效应,需要通盘考虑流动性的变化情况。”张林提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