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 “机器人老师”在合肥开讲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下载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合肥发布 p data-cms-style=“font-L align-Center”>10月27日,

  全球首款进入课堂教学场景的

  全尺寸仿生机器人

  在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的

  科学教育课上正式“开讲”。

  这标志着由合肥本土企业研发的

  尖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迈出从实验室走向讲台的关键一步。

  当日下午,科学教育课课堂气氛活跃。课程内容为《设计我们的乐器》,身高1.4米、拥有拟人化形态的机器人“小安”作为助教,与授课教师默契配合,共同引领孩子们探索声音的奥秘。

  面对学生“想知道更多打击类乐器”的提问,“小安”眨眨眼睛,微笑应答:“好的,编钟、鼓、铃钹……”随即,大屏幕同步播放各类打击乐器的演奏视频,让孩子们直观辨识音色差异。在小组设计乐器的环节,学生们完成的“乐器设计方案记录单”经过“小安”用视觉系统逐一扫描记录,将在课后给予智能评价。

  “‘机器人老师’的引入,成为激活课堂、辅助教学的新质生产力。”项目研发方、无论科技业务副总胡丽康介绍,“小安”科学教育机器人自今年4月立项,目前已完成研发并进入测试阶段。

  其核心技术在于搭载了34自由度的灵巧硬件组件,并集成了公司自主研发的表情生成系统与人格定制引擎。这使得“小安”不仅能实现与儿童的情绪同步互动,更具备专业科学教师的引导能力,可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深度学习。

  该项目是精准对接教学痛点、拓展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创新实践。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孙丹丹介绍,在前期调研中他们发现,教育场景能有效发挥人形机器人功能,同时极大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征集本地企业能力,最终选定由中国科大校友团队创立的无论科技合作,创新采用“联合研发+收益分成”模式推进,并采取分批支付研发费用等方式,切实减轻初创企业的前期投入压力。

  “国内虽不乏机器人进校园的案例,但多限于一次性科普展示,真正深度融入课程体系的尚属首例。”孙丹丹表示,此次应用的“机器人老师”严格对标现行科学教育大纲与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已配套开发出完整一学期的科学教育课程。未来,它将在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及合肥高新创新实验小学率先开展试点应用。

  着眼未来,“机器人老师”有着清晰的进阶路径。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汪伟透露,“机器人老师”初期担任助教、活跃课堂氛围,中期将实现独立完成部分教学任务,最终目标是构建覆盖课前课后的智能系统化教学体系,为教师减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