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时行工作室
9月21日,在上海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一场汇聚产业与资本顶尖力量的盛会正式拉开大幕。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在此盛大启幕,以“未来产业与国有资本赋能上市公司”为主题,汇聚了全国范围内近300家上市公司、250余家国资机构及800位产业与资本领域精英。论坛聚焦前沿科技与国有资本的深度融合,旨在探索产融结合新范式,为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届论坛由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共同指导,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海天使会、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等主办,财中网等承办,广发证券、东北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天风证券协办,并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基金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虹口支行等支持。
论坛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积极响应证监会提出的“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促进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的要求,力求搭建产业、资本与科技创新的高效对接平台,推动上市公司在产业升级、治理优化和创新驱动方面实现新突破。
大幕开启:800位精英齐聚,绘就产业发展新蓝图
金秋九月,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准时启幕。9月21日上午9时,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序幕。重量级嘉宾的致辞为本次盛会定下基调。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表示,本届论坛汇聚了我国一批优质上市公司,涉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与上海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她指出,论坛主题与上海“十五五”发展规划同频共振,上海将进一步放大产业生态的叠加优势,更好服务企业发展壮大。
(图: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中国科协原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国研未来产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勤则强调,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正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而国有资本正逐步成长为耐心资本的主力军,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图:中国科协原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国研未来产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勤)作为论坛秘书长,华民投总裁崔斌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是国内唯一以产业为视角观测上市公司发展的高端平台。我们始终关注如何让资本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如何让科技创新真正赋能产业发展。”
(图:论坛秘书长、华民投总裁崔斌)重磅签约:三组基金合作落地,构筑产融协同新高地
论坛开幕当天,三组重磅签约成为全场焦点,标志着多项基金合作正式落地,为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写下新注脚。
首组签约围绕“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与拟落户浦东项目合作意向”。华民投合伙人陈飞与联合飞机副总裁牟伍峰、至纯科技(维权)副总经理陆磊、清申科技副总经理裴玉奎、血霁生物创始人朱芳芳等共同签署协议,助力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浦东。
第二组签约是“华民上市公司产业发展母基金合作”。该母基金旨在与上市公司共建产业子基金,围绕其产业链展开布局。目前首支母基金已与大理州合作成立,并与上海青浦投控、湖南衡阳、山东威海等地达成合作意向。大理经济开发投资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段文杰、上海青浦投资控股集团副总经理纪雪丽、衡阳高新投资集团总经理文昌金、威海临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强等代表,与华民投合伙人孙大长完成签约。
第三组签约则聚焦“上市公司产业发展CVC基金(新材料基金)”。在华民投推动下,裕同科技与泰州达成合作,拓展新材料与人工智能领域。华民投合伙人吴莼、裕同科技副总裁王彬初、泰州市金控副总经理戴景勇、泰州姜堰区高新区管委会书记缪杰明等代表机构完成签约。
华民投总裁崔斌介绍,公司通过创新设立“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以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既缓解了二级市场再融资收紧的难题,也为投资者提供有效退出路径,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同时,华民投积极推动上市公司联合设立CVC基金和并购基金,为企业成长和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持。
思想盛宴:专家把脉,解读科技与资本融合新趋势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政府与学界的两位专家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多维度思考。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王东作“投资上海”主题推介,系统介绍了上海在营商环境、产业布局与创新生态上的优势与机遇。他指出,上海是企业发展的福地,本次论坛将进一步吸引更多上市公司和产业资本融入上海创新生态。
(图: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王东)上海交通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孟宪忠则以“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为题发表演讲。他从理论层面解析科技与资本协同发展的机制,指出资本市场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的重要助力,并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战略发展指引。
(图:上海交通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孟宪忠)巅峰论剑:巨头对话,解锁上市公司增长新密码
上午两场高端对话成为全场亮点。
首场由天风证券副总裁赵晓光主持,天壕能源及聚辰半导体董事长陈作涛、美迪西董事长陈春麟、王子新材董事长王进军、威达股份董事长杨明燕、天通股份董事长郑晓彬等产业领军者,在新能源、半导体、智能制造、AI制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领军人物展开讨论。他们分享了前沿科技如何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并为投资者带来新趋势的前瞻洞察。
第二场对话由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坦主持,上海国际集团投资总监、国际集团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他竽、联合飞机董事长田刚印、长安汇通集团副总经理薛立波、上海国投先导基金总经理温治、长江新动能基金总经理陈卉等国资体系专家,聚焦国有资本如何通过基金投资、混改赋能及资源整合支持上市公司突破发展瓶颈。多位国资体系专家指出,国有资本正成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安全的重要力量。
深度赋能:三场分论坛破解落地实践难题
下午的三场平行分论坛同步进行,分别从资本、科技与区域三大维度展开。
平行论坛一主题:国有资本赋能上市公司,探讨国企改革、市值管理、并购重组及基金助力产业转型。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军,华民投常务副总裁陈飞,以及申万宏源证券等机构代表发表演讲,从资本运营、基金投资等角度提出系统性建议。
平行论坛二主题:未来科技赋能上市公司,围绕AI、低空经济与信息技术展开研讨,分析新质生产力的落地应用。六棱镜(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耿德强,联合飞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田刚印,以及财联社、东北证券等机构与上市公司专家,通过案例分享与对话,分析AI赋能、空天生态构建和信息技术的落地应用,为企业布局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合作契机与实战思路。
平行论坛三主题:浦东区域推介专场:由浦东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顾建华致辞,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区域投资机遇和生态城区建设,助力企业融入浦东经济战略。
荣耀加冕:两大权威榜单揭晓
论坛压轴环节,两大权威榜单隆重揭晓。
“未来产业之星”上市公司榜单由论坛联合六棱镜科技共同推出,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材料、未来制造、未来能源和未来空间,遴选出一批具备高技术壁垒与产业引领力的标杆企业,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
“最佳国资机构”榜单则从区域带动、战略投资、科技转化和产业协同等维度,评选出表现卓越的国有资本平台,彰显国资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使命。
三届进阶:铸就产融协同新范式
回顾三届论坛的发展脉络,可以清晰看到其内容深度与资源广度的持续拓展。
首届论坛(2023年,上海):以“分拆上市”为主题,搭建产业与资本对接框架。第二届(2024年,合肥):聚焦“并购重组与未来产业发展”,推动区域与创新深度融合。本届论坛进一步升级,探索前沿科技、国有资本与产业升级的高效协同路径。
论坛秘书长、华民投总裁崔斌总结表示,本届论坛全面展示了国有资本与前沿科技赋能上市公司的创新模式。未来,国有资本将继续通过产业基金、混改合作等方式,与上市公司深度联动,共同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