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Tech
秋日的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迎来最忙碌的时节,金色的稻浪间,轰鸣的收割机来回穿梭,村民忙着把稻谷装进袋子,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景象。
“从前期水稻的长势和已收割的小部分稻田谷子来看,今年的稻谷喜获丰收。”9月15日,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最新测算数据,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示范田亩均产量达652.11公斤,较去年示范区提升了6.9%。
作为贵安新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高峰镇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其中,龙宝村地势平坦、水源丰沛,是高峰镇粮食主产区。为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发挥贵阳市党政领导领办示范责任田引领作用,在龙宝村建设1056亩示范田。
据介绍,今年以来,高峰镇龙宝村紧紧围绕“优种、机械化、组织方式、改革创新、实际成效”五个示范,助力当地水稻丰产丰收。
在优种上,选择骨干型品种“宜香优2115”为主,辅以苗头型品种“泰优”系列及“川优3727”,统一品种布局,主推“杂交水稻高产精确栽培”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继续推广“水稻钵苗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育熟练农机手,优化育秧、转场、栽插、收割等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在组织方式上,采取“五个统一”,即统一选种、统一育秧、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品牌,实现产前统一集中育苗、产中高效生态种植、产后订单保底收购全程服务,保障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产量提升的背后,是肥水高效运筹、精确机插保证移栽、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控方针,以及科研机构高位技术支撑和技术人员蹲点指导服务等因素发挥作用。”上述负责人介绍,高峰镇龙宝村示范责任田按照“五个示范”要求,落实种植主体,抓实每个环节,去年实现稻谷亩均产量610.24公斤,比前三年亩产530公斤高出15%,通过品牌化打造,稻谷收购价为4元/公斤,实现亩均产值2441元。
据了解,今年推行示范田上,龙宝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构建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1+1”发展方式,采取“稻谷托管”和“农事管家”2种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形成“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的联耕联种联营模式。
“未来,龙宝村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忠雄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深挖‘稻+菜(油)’轮作模式,实现增加基本农田综合亩均产值。”上述负责人表示,龙宝村还将开展龙宝大米商品化加工和品牌化打造,力争提升“龙宝大米”终端销售价格;准备以领导领办示范责任田为中心至狮子山双龙潭沿线打造龙宝村农旅一体化观光旅游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