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募资580万
量化派(的前身量科邦)第一次在美国申请上市铩羽而归,是在2017年9月。
之后,在历经八年的六次孜孜不倦的交表后,
2025年11月量化派最终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成功在香港上市。
这么辛苦的代价,自然是值得的。
根据量化派公司在招股书的披露,这次IPO预计最多募资1.24亿港元,扣除发行费用和上市开支之后,量化派最终净募资额将高达:
580万港元
是的没看错,8年努力,六次交表,上市公司最终募集的资金是580万港币。
钱虽然不多,但是也要郑重其事的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分三年使用,
而且还需要认真规划用途,量化派在招股书里说(bian),:
——净募资额的55%,320万港元,将用于增强研发能力以及改善技术基础设施。
——净募资的45%,约260万港元,将用于拓展运营模式。
一个有趣的对比:
量化派2025港股上市,募资1.24亿港元,总上市开支1.18亿港元。
宁德时代2025港股上市,总募资410亿港元,上市总开支2.88亿港元。
二、18亿人民币的上市对赌
上市公司不傻、上市公司的老板和股东更不傻。
量化派上市成功之后,除了募资而来的580万港币之外,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省下20亿港币的对赌支出。
从招股书披露的量化派股权情况,量化派只有两类股东,其中内部股东,包括实际控制人和员工持股持有约48%的普通股,而外部投资人股东持有52%的股份,全部为优先股。
根据优先股的约定,如果量化派没有在特定时间在港股上市成功,那么优先股持有人可以要求公司连本带利回购(复利10%)所有优先股。
那么这些优先股总金额是多少呢?
招股书显示,这笔优先股负债在报表上体现为“附带优先权的金融工具”,截至2025年9月末,这笔负债是18.39亿人民币(约20亿港元)
上市成功,则所有优先股全部转换为普通股份,上市公司将不再需要回购这笔10%复利的负债——省了20亿港元。
上市公司省了,那么股民多半就要承担这部分费用了,这些优先股转换的股份不存在限售期,周四上市就能减持了。
持有这些优先股东的股东,按持股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阳光人寿、复星、和高榕资本
当然了,也不一定就是说上市就一定会减持。
至少阳光保险对于现金贷类的公司就一直很看好。
阳光人寿投资了量化派,兄弟公司阳光财险就投资了并长期持有头部消金公司马上消费的股份。
保险公司和消金现金贷是行业绝配,毕竟,平安保险通过设立陆金所搞现金,10年赚了1000亿的案例,让所有保险都挺眼红的。
人人都想复制陆金所的1000亿利润。
三、一个现金贷贷款超市的坎坷上市路
没错,虽然顶着“量化”的名字,但是量化派其实是一家贷款超市公司。
在中国金融业特有的语境内现金贷、贷款超市、金融科技、消费金融、助贷、互联网金融、联合贷款其实都有类似的内涵:
——合法高利贷。
按中国法律,民间借贷的利率如果超过4倍LPR(12%),那么就属于高利贷。
但是这条规则仅限于民间借贷,金融机构不受此限。
也就是说,一笔18%年利率的民间借贷,已经涉嫌高利贷了;而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利率18%的贷款则是合法合规。
而量化派就是这样一家消费金融、贷款超市、现金贷公司,就算号称转型过后,现在依然是这样的公司。
和其他国内消金高端人才一样,量化派的老板周灏也是出自美国CAPITAL ONE第一资本。
周灏考入北京大学天体物理系,并在随后远赴美国莱斯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2007年博士毕业的周灏先后进入Capital One。
而这个Capital One培养了了无数中国现金贷高端人才,号称是中国合法高利贷的“黄埔军校”。
2014年,在互联网现金贷大潮之下,周灏回国传力了量化派的前身量子数科。
量子数科的主力产品,是一个贷款超市软件——信用钱包。
利用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上的技术优势,为金融机构与用户进行借贷撮合
当时合法高利贷款业务风生水起,2014年年末成立的量化派成立不到三年,就准备去美国上市了。
2017年9月,量化派首次向美股交表申请上市,因为国内对互联网小贷现金贷监管风暴,量化派这次上市失败。
2020年,量化派断臂求生,将信用钱包升级为网上分期商城羊小咩,主营也从放贷、助贷转化为线上分期商城——消费电商。
从2022年6月开始,转型后的量化派先后5次向港交所交表。
2025年1月,数次不成功的量化派彻底终止了所有助贷业务,并且承诺不再从事相关业务。
至此,量化派终于拿到了证监会国际部的境外上市路条,并最终成功在港IPO.
如今的量化派业务具体是做什么业务的,其实看一个投诉大家就都知道了。
本质来看,量化派的商业模式就是配合贷款超市,合法化隐蔽贷款高利。从实际操作来看,量化派和贷款超市合作,约定合作方的贷款资金放款后,只能用于购买量化派平台上加价的商品。
一方面,贷款超市通过指定用途,合理合规化贷款用途。
另一方面,量化派通过高于市场价的商品售价,获取商品销售利润。
最后,产品销售完成后,立刻会有“不相关”的人打电话来,可以回收变现你在量化派上购买的商品(比如iPhone),完成变现。
这样的交易,招股书说是
賦能交易
2024年全年,量化派赋能交易的总金额是113亿元人民币,这些交易为量化派创造了9.3亿元的收入,并实现了9亿元的毛利。
完全合法合规,完全去金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