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电子集团A股资产整合大幕拉开

小小MT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C 栏目:金融资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报道

  日前,国内封测巨头华天科技(002185.SZ)发布公告,拟将同属华天电子集团旗下的“兄弟”公司——华羿微电纳入麾下。

  这起关联交易,表面是一次顺理成章的内部资产整合,但其背后,却清晰勾勒出一家半导体明星企业在IPO折戟后的战略转向与必然归宿。

  仅一年前,华羿微电还行走在独立冲击IPO的征途上。它曾备受资本追捧,估值在半年内飙升至48亿元,阵容豪华的股东名单为其铺就了“IPO”红毯。

  然而,光鲜背后,其业绩持续亏损、现金流紧张、存货高企的隐忧难以掩盖。随着监管对半导体企业“硬科技”成色与持续盈利能力审核的日趋严厉,华羿微电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独立上市之路遇阻。

  IPO的失败,意味着资本退出通道的关闭。在此背景下,华天科技的并购预案犹如一场“及时雨”,既为陷入退出困局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华羿微电自身找到了一个现实的资本化路径。

  对华天科技而言,此次整合更是其应对自身业绩承压、谋求业务协同的战略选择。

  从独立上市梦碎,到被并购“归位”,华羿微电的路径转换,是部分半导体企业从估值狂欢回归产业理性的一个缩影。当独立IPO这座“通天塔”难以企及,融入产业龙头的生态圈,正成为一批企业更为务实和必然的选择。

  明星资本加持难掩业绩困局

  寻求独立上市,曾是华羿微电资产证券化的首选路径。

  2024年6月,上交所官网披露,因华羿微及其保荐人天风证券主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已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这家曾被视为功率半导体领域潜力股的公司在递交IPO申请一年后悄然离场,其背后暴露出业绩持续亏损、现金流紧张、估值震荡的多重矛盾。

  华羿微电主营业务覆盖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研发、封测与销售。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及2022年,华羿微电销售规模位列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企业第13名,剔除IDM模式厂商,该公司位列前五。

  然而,亮眼的行业地位未能转化为稳健的财务表现。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8.47亿元增长至11.57亿元,但净利润却从高点盈利8813万元骤转为亏损4320万元,扣非净利润更是在2022年跌至-7548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补贴依然其难掩盈利困境。据招股书,2020-2022年间公司累计获得政府补助超1亿元,其中2020年、2021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重分别高达112%和37%。

  尽管补贴短期内粉饰了报表,但2022年在补贴规模达3220万元的情况下,公司仍陷入亏损。

  与之同步恶化的是经营性现金流,该项数据从2020年的1.74亿元降至2022年的-1.62亿元,反映其自身造血能力持续走弱。

  华羿微电的存货问题同样引人担忧。2020年至2022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从1.44亿元激增至4.92亿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2022年达到4995万元。

  这一数据表明公司面临销售滞缓、产品积压的困境,在功率半导体行业周期下行背景下,存货减值风险持续攀升。

  公司在公告中风险提示,行业波动、成本控制能力不足及现金流压力可能进一步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曾经的明星企业,华羿微电被市场广泛看好。包括小米产业基金、南京盛宇、甘肃兴陇等机构先后注资,其估值在半年内从约25亿元跃升至48亿元,近乎翻倍。

  正因如此,高估值使其勉强符合科创板“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的上市标准,但业绩的快速变脸使得这一估值基础显得摇摇欲坠。而这一历程与多家半导体企业IPO终止案例相似,反映出监管对半导体企业核心技术、持续盈利能力的审核趋严。

  事实上,在IPO告败一年后,伴随着市场波动,华羿微电业绩出现相应回暖。2025年第三季度,华羿微电预计盈利超3000万元,环比增长约80%。截至2025年8月底,华羿微电总资产约24亿元。

  可惜,IPO最佳窗口期似乎已经不在。

  华羿微电“归位”集团棋局

  此路不通,便另辟蹊径。随着独立IPO计划的终止,华羿微电迅速切换赛道,开启了与上市公司华天科技的整合进程。

  按照华天科技发布的交易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华天电子集团等27名交易对方所持有的华羿微电100%股权,并以交易发行价定为8.35元/股,募集配套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交易对方华天电子集团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另一主要交易方亦为华天科技实控人肖胜利家族控制的企业。

  这标志着,华天电子集团即将启动旗下重要资产的一次关键性整合。此举不仅化解了华羿微电独立上市未果的困局,更透露出华天电子集团意图通过内部资源重构。

  而这背后,是华天电子集团旗下主要上市平台,华天科技的业绩持续承压。

  尽管2025年上半年营收实现15.81%的增长,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为负值。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24.61%显著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10.82%,净利率亦从14.25%降至3.02%。

  在此背景下,华天科技的并购案恰逢其时。一方面,它为机构股东提供了一个关键的退出渠道。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本次交易为这些早期投资者提供了流动性解决方案,有效化解了潜在的退出危机。

  另一方面,将华羿微电这一优质资产成功注入上市公司平台,实现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重估,完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资产证券化”。

  同时,华天科技面对自身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承压的挑战,通过整合华羿微电的设计、封测一体化能力,有助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功率半导体平台,以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华羿微电从独立上市到被并购的路径转换,清晰地勾勒出当前半导体行业资本逻辑的演变。

  当IPO不再是唯一的通天塔,通过产业整合实现资产证券化和资本退出,正成为一种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