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24位员工离职或绩效未达标,国泰海通证券完回购注销78万股限制性股票,公司上半年员工人均月薪5.4万元

小小MT4 来源:新浪证券 °C 栏目:金融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时行工作室

  9月11日,国泰海通公告显示,公司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共有24名激励对象,因解除劳动合同(12人)或绩效考核未完全达标(12人)等情况,其所获授的全部或部分限制性股票已于2025年8月15日被回购注销,共计78.29万股。公司已完成注册资本市场主体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相关章程条款亦已完成备案。

  这一举措体现了公司对激励计划的严格管理,也显示出在重组整合过程中,公司试图通过规范激励与绩效约束来平衡规模与效率。

  在薪酬方面,截至6月底,公司共有员工2.71万人,经过计算,员工人均月薪约为5.4万元。而同期,公司在半年内计提并发放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785万元。

  而薪酬结构的背后,是一家刚刚完成重组整合的大型券商,正经历一场体量与效率的再平衡。

  今年3月14日,国泰海通完成合并重组股权交易交割。

  重组完成后,公司于4月3日迅速选举新一届董事会、聘任管理层,同时在上半年完成10名董事高管离任、9名董事和5名高管上任的人事调整。

  业务整合方面,国泰海通完成了业务资质与额度承继,统一客户管理标准与展业规范,迁移交易投资主要资产,上线新官网、新官微、新版客户端,并以新名称对外经营展业,加快实现客户服务统一。同时,公司强化财务资债管理,以应对整合后的成本压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支出131.52亿元,同比增加62.18亿元,增幅高达89.69%。其中,业务及管理费115.44亿元,同比增加49.63亿元,增幅75.41%;信用减值损失11.94亿元,同比增加9.57亿元,主要来自合并带来的新增租赁业务及会计处理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业务宣传费达2.78亿元,同比增幅193%。

  尽管整合成本高企,公司盈利表现依然抢眼。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72亿元,同比增长77.71%;利润总额186.88亿元,同比增长186.66%,利润总额已超过中信证券,位居行业第一,营业收入位居行业第二。

  更关键的是,因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国泰海通产生了79.64亿元负商誉,计入营业外收入。这一笔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半年利润影响巨大。

  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当被问及“海通国际的负面影响是否完全消除”时,公司回应称:“海通国际已通过大幅压降风险敞口、缩减负债规模并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经营显著成效。未来,将积极推进国际业务整合。”

  研究机构也在关注这一行业巨头的再造之路。兴业证券在9月13日的研报中指出,2025年是国泰海通的“整固之年”,需要时间消化并购重组带来的摩擦。随着客户资产与净资产规模的抬升,公司综合实力有望进一步增强,规模效应逐步兑现。该研报预计,国泰海通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61亿元和233.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8%与下降14.9%,并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证券从回购员工78万股限制性股票,到员工人均月薪5.4万元,以及利润总额超过中信证券登顶行业第一,我们能看到该公司既在中期财报展现了重组整合下的亮眼数字,也有公司在激励、成本与治理上的精细管理。未来,这艘整合后的巨舰如何在规模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将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