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分析:历史或重演,虚假信号恐再促反弹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金融资讯

  汇金网

  美元近两个月跌势在未来或难持久,此番情景与去年非农数据引发的虚假信号如出一辙。美元在周三(9月1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后显著下跌,而很快于鲍威尔新闻发布会后反弹,鉴于整体数据仍显经济韧性,且对美联储独立性担忧目前看来言过其实,市场可能再度修正降息预期,从而为美元注入新的上涨动力。

  美元趋势似曾相识?

  回顾2024年同期,美元指数触底反弹,随后数月因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重大修正而飙升10%。夏季非农报告的疲软最终被证明是劳动力市场的巨大虚假信号。纵观当前态势,美元走势很可能即将历史重演。

  也存在差异——例如去年此时并未出现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且本次无需应对总统大选因素——但除此之外的背景格局却惊人相似,一年前市场预计到2025年9月将降息近250个基点,而实际降息125基点,劳动力市场状况持续超预期坚挺。

  警惕夏季非农虚假信号

  市场对截至2026年9月的利率定价已剔除超过100个基点的降息预期(不含本周降息)。当前定价逻辑再度基于一种担忧:低招聘、低解雇的环境最终将推高失业率。

  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存在,但假设您无法获取非农报告却能接触所有其他经济数据,这些数据会强烈暗示需要大幅降息吗?或许房地产领域有此需求,但其他领域呢?只需看看本周数据:零售销售飞速增长;失业金申领创多年新低。

  我们(当然也包括美联储)似乎过度倚重一份多年来只会释放虚假信号的就业报告。过去两年累计下修17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月度数据本就存在的重大下修幅度,足以证明这份报告不可信赖。始终如一的只有失业率和申领数据,它们传递出截然不同的信息: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定,而非陷入停滞

  正如12个月前的情景,若就业放缓未能推高失业率,市场可能需再次大幅修正对降息规模的预期——尤其在通胀水平持续偏离2%目标之际。若维持充分就业,美联储将难以将关税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视为暂时性因素,因为这可能加剧薪资上涨压力。

  美联储独立性的争议

  当然,近期降息预期升温不仅源于对劳动力市场的担忧,更包括对美联储政府独立性削弱的忧虑。与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充斥社交媒体的肆意抨击不同,其第二任期推动降息的手段显得更具策略性——通过任命符合总统意愿的委员会成员进行操作,这自然令人相信利率水平可能会显著低于本应达到的位置。

  风险确实存在,但若以本周迹象为参考,美联储独立性丧失可能带来的风险或可避免,这意味着政策不会自动设置为极度宽松以确保经济过热。诚然,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支持降息50个基点而投下反对票,且很可能是预示年内还需降息150个基点的那位FOMC成员,但他显然是个极端例外。

  重要的是,其他特朗普任命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和米歇尔·鲍曼——均与委员会其他成员一致投票支持降息25点,避免了三位决策者沿政治路线支持更大幅度降息的局面。尽管这仅是一次会议,但至少应能缓解人们对未来政策将基于非经济因素制定的担忧。

  即便米兰被任命为下任美联储主席,除非他能说服委员会其他成员追随其主张,否则大幅降息仍难实现。尽管他对年底利率的预测值偏低,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三个月前的预测,本周联邦基金利率中值预期仅额外增加一次降息。若市场期待找到美联储独立性显著受损的证据,可惜本次会议并未提供。

  美元反弹动能蓄积?

  对美元而言,结合非农报告之外的经济韧性证据,这必然令人质疑:自“解放日关税”动荡以来的下跌趋势是否会持续扩大。从技术角度看,近期价格走势暗示美元指数或已形成短期底部。

(美元指数日线图,来源:易汇通)

  从日线图看,美联储会议后周三(9月17日)形成的“穿刺形态”是经典反转信号——该形态以跳空低开创出新低,却在后续交易时段强势逆转。周四的跟进买盘强化了这一信号,价格目前正试探短期下行趋势阻力位(97.50附近)。

  动量指标同样显现转向迹象:相对强弱指数RSI(14)突破下降趋势线并向中性水平回升;MACD虽未确认转向,但其向信号线的回归至少表明下行压力正在缓解。

(美元指数周线图,来源:易汇通)

  尽管需要提醒周五行情尚未尘埃落定,但就当前走势而言,周线图的“锤形线”同样构成经典反转形态。历史经验表明,美元指数周线图上的各种形态(无论看涨还是看跌)往往能提供可靠的前瞻信号。

  虽然直接交易美元指数的投资者不多,但该信号可用于评估其他货币对走势,尤其是欧元/美元和美元/日元——这两个币种在美元指数中占据绝对主导权重。

  北京时间13:52,美元指数现报9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