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国“十五五”如何布局?
主题为“谋划新蓝图,创造新动能”的第十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近日在沪举办,黄奇帆、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就中国“十五五”布局与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发声,为廓清全球经济迷雾贡献“中国方案”。
黄奇帆:“十五五”期间务必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温床、土壤和生态环境,更是GDP的最大增长极、独角兽的最大增长极、服务贸易的重要增长极、制造业效益提升的基础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基础。
在黄奇帆看来,各类制造业的产品中,高附加值的装备一定是生产性服务业嵌入的价值高。他以7000元的手机为例,拆开的一堆零部件的硬件价值最多3000元,看不见的专利和看不见的服务等嵌入到硬件里,形成了4000元的高附加值。
“生产性服务业资源要素投入量低,劳动力投入量低,资金投入量低,但它的发展能拉动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黄奇帆说,我国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只有欧洲的一半,因此“十五五”期间务必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黄奇帆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制造业为重心,“2040年前,中国制造业的比重不要低于25%,同时要持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要上升至35%—40%,这样一来,力争到2040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合计占GDP的比重约60%—65%,从而形成良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
林毅夫:“十五五”时期美国很可能出现AI泡沫破灭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及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十五五”时期的国际经济会非常疲软,发达国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还没完全复苏。
“2008年以来,不少美元资金像2000年之前投互联网一样投人工智能。”林毅夫预计,“十五五”期间,美国很可能出现人工智能泡沫的破灭,且可能像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那样,给美国带来金融危机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危机。
林毅夫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反映的主要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在整个二十世纪美国是世界最大、最有影响的经济体,但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在2014年已超过美国,于是美国试图利用在金融、科技、话语等方面的优势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矛盾什么时候可结束?林毅夫认为,可能要等到我国人均GDP达到美国的50%,中国经济规模达到美国的两倍,届时美国的科技优势将基本不存在。
我国“十五五”期间如何制定发展目标和应对措施?林毅夫建议要持续挖潜经济增长潜力,在他看来,2035年前,我国每年还有8%的增长潜力。同时,要采取更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朱民:我国制造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构建新型制造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表示,当前,全球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每个国家每个企业都在考虑如何应对新形势。
“过去8个月,当全球都在考虑美国推出的关税战时,我国的政策根据环境迅速进行了调整,重新作出了决策。”朱民说,“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中国贸易,还应看到中国经济应如何进一步增强,如何让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
在朱民看来,中国向全世界展示的是,中国正准备推行新全球化,随着企业布局的变化,全世界出现了中国+N的概念,中国走向全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战略决策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中国出口继续多元化,同时继续同产业链价值上游日本、德国和韩国竞争。”朱民说,中国现在不再向发达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向发展中国家向全世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将在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出口结构,改变中国经济的质量。
“近40年来的前20年,中国制造业做到了全世界最便宜,后20年,中国制造业做到了全世界又便宜又好,而未来的20年,中国制造业是又便宜又好又高科技。”朱民建议,我国制造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构建新型制造业。
吴晓求:资本市场“十五五”改革要重构生态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表示,资本市场当前已无法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这就需要改革,“‘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是重构生态链”。
他进一步阐述,资本市场生态链过去是以融资者、企业为核心展开,政策、规则和工具等都是为融资者提供便利,未来应转到以投资者利益保护为基石的生态链,也即重构生态链。
吴晓求建议,供给端方面,之前未体现出风险收益率,如果风险市场没有风险溢价,就说明选择上市公司的标准有问题。“目前我们正在推进改革,让高科技企业逐步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主体。”他预计,“十五五”末,A股前50家上市公司中,高科技企业有望达到35家。
资金端方面,他建议应通过制度改革和规则放松,推动大资金入市,扩大市场流动性。制度平台方面,在吴晓求看来,核心是提高市场透明度,完善规则体系以及加大刑事追责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他还表示,“十五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应加快迈出实质性步伐。
张军:中国应降低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门槛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以“中国能转向对内需更大的依赖吗?”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国家战略层面反复强调“扩大内需”,旨在减少对出口的过度依赖,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将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降至接近零甚至逆差,这不仅是短期宏观经济稳定的需求,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进行中长期战略调整的关键一役。
针对具体的实施路径,张军强调中国需在服务贸易开放、汇率政策调整及民生支出方面做出重大选择。他建议,一方面应降低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门槛,推动制度型开放;另一方面,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助于倒逼制造业升级并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张军同时还呼吁政府在债务融资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对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为扩大内需战略制定更明确的目标与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