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程:“微观在场”触发医患关系的宏观变革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由北京君和创新公益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CC讲坛第68期演讲2025年10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来自北京儿童医院志愿者 纪录片导演 邢程先生出席,并以《“微观在场”触发医患关系的宏观变革》为题发表演讲。

  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叫邢程,我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一名纪录片导演,在我不工作的时候,我最喜欢我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一名急救中心的一名急诊导医志愿者。

  我在儿童医院志愿服务的时间,从2016年开始算,到现在已经9年了,超过了3000多个小时,陪伴过几十万个家庭。

  那么我想一说到医院,大家非常敏感,就是医患关系,其实医患关系没有那么敏感,它既不是一个褒义的,也不是一个贬义的,我觉得医院有医生有患者,那么有医生有患者,医患关系就是一个必然存在的一个关系。

  儿童医院就更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成人看病,比如说我去看病我自己就可以去了,或者我的家人陪我,我们两个人就可以去了。

  但在我们儿童医院截然相反,因为我们的孩子往往是一个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家庭成员,所以往往三个家长、四个家长陪伴一个小朋友,这是标配,甚至我们看到过极端的五六个家长陪一个小朋友看病,人多了以后就会有一个问题,人多了诉求多了,最重要的情绪的积累就多了。

  在医院这个地方,尤其在我们儿童医院的急诊室,难免感觉气氛就紧张起来了。我讲一个故事,那是一个被猎犬咬伤嘴巴的一个小朋友,咬得非常严重,整个嘴巴都咬坏了。

  这个时候按照我们正常的流程,我们急诊分诊是要判断孩子为什么受伤,他伤在哪里,还有没有其他一些次生的伤害,然后科学的合理的为这个孩子来提供一些最优化的一个治疗的方案。

  但是陪伴他的家长,因为孩子受伤着急,所以什么也听不进去。所有的问题所有的描述一律都配合不了,不断的在重复一句话,你们这么大一个医院我现在就要缝伤口,现在就要缝伤口,而且态度越来越不好,这个时候怎么办?我就选择了陪伴他就诊。

  在陪伴他就诊的过程当中,我们外科大夫很快就给了一个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就是犬咬伤一定不是先缝合,而是先冲洗伤口。这个时候其实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因为孩子很小,我们要冲洗他嘴巴,大量的水一冲,难免他的身体就会被淋湿了。其实在处理伤口和保护它会不会被淋湿,这两个要素中间,那么我们从医学的角度一定是要保证处理他的伤口,淋不淋湿,这个并不重要。

  但是我一想我们一定要尊重这个孩子,保护好他,所以我灵机一动,我马上找了一个床单,我们抢救的床单防水的粉色的特别好看,我就围在了小朋友的脖子,给他做了一个漂亮的临时的小围裙,这样我们后面开始冲洗的过程当中,其实孩子一点都没有淋湿,我牢牢地抱住他,我说你相信叔叔一定能保证你的安全,你身体前倾我们来帮助你。

  但是他没有淋湿,我和旁边的护士老师可就惨了。我们两的脸上头上身体上溅的都是水,影响我视线,我就在护士老师的身上去蹭蹭,然后又淋湿了,我再蹭蹭蹭。糟了没地儿蹭了,因为护士老师也淋湿了,这个时候怎么办?突然旁边伸过来一个肩膀,我一回头一看,刚才有点暴躁的家长。

  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看到了我们对小朋友的关爱保护,甚至于尊重,所以他也转变了他自己的态度,也给予了我的尊重。我们两个非常的默契,没有任何的交流,他伸过来肩膀我凑过去我的头,在他身上把我的水给擦干净了。

  我们很快的就完成了小朋友的救治,然后他带着孩子去进行后续的伤口的处理,又过了大概两个小时的时间,应该已经是半夜12点了,我看两个人又回来了,我一看坏了这又出什么事了,赶快过去问我说您怎么了,还需要什么帮助吗?他说不是,其实我们已经看完病了,但是我们很长时间还没有走,我特别想来跟你说一声,对不起,刚才是我太着急了,我们这个态度很不好,所以希望你能够原谅。

  我说这个不重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最重要的你和我是一样的,我们要去帮助孩子克服他自己的伤痛,而不是一些其他的问题。

  所以我说到了医院,一定要相信我们的专业,更要注意一点就是尊重我们医疗的次序,因为我们有完善的流程和体系,来让每一位患者得到最合理的救治。

  我们志愿者叫守护天使,天使我觉得有两个,一个天使是我们可爱的小朋友,他们是美丽的天使,还有一个天使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我们志愿服务志愿者所做的工作就是在两个天使之间去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做出努力。

  当然只有这种尊重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医疗经常提到一个词,那就是温度,有一个小朋友他是肺部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紧急的把他送到手术室去进行抢救,他需要做一个急抢救性的手术,所谓抢救性的手术就是这个手术他如果不做必死无疑,但如果做九死一生,对他来讲都是最好的。

  所以他的父亲我当时印象特别深刻,在麻醉医生和他的父亲来签字的时候,那个时候手术室里的空调是特别冷的,我们所有的人都感觉很冷,但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他的父亲豆大的汗不停的往下流,拿着签字的笔不住的颤抖,签不下去这个字,这个时候我就想我应该鼓励他,但是又不能破坏了我们医学的严谨与科学。

  所以我想了想,我就说了一个暗语,我说一会儿我还在急诊大厅服务,等孩子做完了手术回病房的时候,你去叫我,我们一起来接孩子,我们一起护送他回病房。

  家长当时愣在那好像并没有听懂,但是过了几秒之后他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原来我在表达对他的祝福,所以他一边签字一边用力的点头说好好好,我们一起孩子一起接孩子。

  万幸的是只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小朋友真的就顺利的渡过了难关,闯过了手术的难关,回到了病房了。我一看他回来之后,我当时也是振臂高呼特别的高兴,然后我继续我的志愿服务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接我们120推进来的车,然后转运我们的病人进电梯都会有一个身影,像闪电一样,时不时的冲出来帮助我一下,我一看就是那位小朋友的父亲。

  所以我们看传统的医院,我们想可能是不是只是我付钱,然后医院来为我治病。而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温度的时候,这种关系它就变成了一种情感的共生,甚至于可以传递下去。

  在儿童医院时间长了,我越来越细心,我们越来越会去关注一些细节,那是一个脚部外伤的孩子,来到医院之后,我就觉得这个孩子稍微有点与众不同,所以我就问他的妈妈,我说小朋友除了脚受伤,还有什么基础的问题吗?还有哪不舒服能帮助他吗?

  妈妈说这个孩子其实是一个自闭症的小朋友,我就更要对他表达出我的关爱,所以我说小朋友让叔叔看一看脚疼不疼,怎么了,因为我要看他的伤口,然后他一看这个叔叔好像特别温柔,他很喜欢我,他就跟我打招呼,但是他打招呼的方式特别,他说叔叔好,不停的使劲拍我的肚子,其实特别疼。

  他妈妈赶快说不要打叔叔,我就马上跟他讲,我说他不是在打我,我说你只是喜欢叔叔对不对?然后他点头,我一想小朋友,其实当天我们外科很偶然病人有点多,我是担心他再去就诊过程当中会不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发生,所以刚好我手里也有空闲的时间,我就选择了陪他去就诊。

  因为还有其他等候的患者,在他们挨近的时候,我就会站到自闭症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的中间,这样起到了一个隔离和保护的作用,非常自然的,就杜绝了一些这样的风险。

  然后他因为一些刻板的行为,不愿意洗手,小手很脏,他自己玩手我就陪他玩手,他蹲在地上,我就陪他蹲在地上,因为那天晚上的患者有点多,所以实际上有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在等候就诊的过程当中,多次的询问我人这么多,我们大概什么时候能看上我们的伤口,什么时候能处理了?

  其实我已经感觉到他们有一些不耐烦了,但是当他们看我在这不断的陪伴小朋友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慢慢也转变了,我们四目相对的时候,夫妻一起为我竖起了一个大拇指,我特别高兴,我高兴的是我感觉大拇指竖的不是给我个人的,更是给我们这些白衣天使的。

  实际上我认为中国的医疗体系是世界上最好的,大拇指也是竖给他们的,我想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如此高效便捷的为我们如此大的人口基数14亿多的中国人提供这样的医疗服务,所以我们的掌声应该送给我们中国的医务系统,医疗系统。

  细节其实不断的在被看见,比如说有呕吐的患儿,别人看到患儿呕吐都是赶紧逃走,不要吐在自己身上,我们却有一个本能,患儿一呕吐,我们是迎着呕吐一下子要扑上去的,因为怕患儿误吸到自己的嗓子里,所以我们要扑上去,赶紧帮他测头,把呕吐物排出去,然后我们害怕他身体的痉挛不要掉到床下去,我们要去保护他,所以我们都是迎着呕吐物上去的,这是我们的本能。

  患儿洗胃吐出来的东西,很多人看不了,不敢看。但是我们为了找到洗出来的内容物里是不是有误服的药品,我们就会用手在那一点点仔细的扒吐出来的是什么?我们几个人还要研究还要看,患儿呕吐在地上,别人都是绕着走,我是习惯性的一定要站上去,因为我怕别人不小心踩到了滑倒,一边做保洁,我要一边站到呕吐物的上面,防止别人踩上去。

  然后有的时候120送来了我们小朋友,我一看裤子怎么湿了,我都会习惯的上去用手抓一把,然后闻一闻是不是尿?因为如果是尿的话,它怎么会尿床了,帮我们判断他的病情,有的家长抱着孩子走的过程当中鞋带开了,我就会说你抱好孩子就可以了,千万别动,然后我跪在地上来帮他系好鞋带。

  所以这种细节实际上在医院我们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也是我和我们医务人员的一个本能。当这些细节不断发生的时候,其实就诊的患儿的家长,他们都是会发现和看在眼里的,当他们总能够去发现这些细节,我想他们就能对我们更加的认可,也能更加的信任,而我们也能带来更多的这种理解和改变。

  当然在儿童医院志愿服务的过程当中,我也不是总是去奉献,我觉得我也有收获。有一个200斤的高位截瘫的大男孩,他从脖子以下没有任何的知觉,也不能动。为了帮助他去做核磁共振检查,因为金属的床不能过去,我们就要用人手把他抬过去,抬他的过程当中一抬起来,感觉我们的指甲都要被掀掉了,因为实在太重了200多斤。

  但是这个小男孩看着我的眼睛,特别阳光灿烂的对我喊,叔叔你加油,叔叔你好棒,叔叔前进。

  那个时刻我们一下子来了劲头,把这个孩子安安全全的放到了核磁共振上,但是出门以后我们都流眼泪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些成年人总是经常会抱怨我今天不开心,我今天有压力或者工作上有什么样的事情。

  实际上,看到那个孩子他是一个花季的少年,十三四岁的年龄他是应该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但是他因为截瘫一动也不能动,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却躺在床上,用他最大的勇气对生活的这种向往与快乐,给我们这些成年人来上课。看到他的时候,我就在想面对这样的一个小家伙,我还有什么理由说我自己不快乐呢?

  还有一个戴着蝴蝶结的小女孩,因为车祸实在太重了,送到我们医院抢救,抢救她的过程当中,上面的心肺复苏护士踩着凳子,我怕摔到我们的护士老师,我就在下面抱着凳子,跪在地上抱着凳子,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心肺复苏,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个孩子没有抢救过来,但是虽然孩子没有抢救过来,他的家人却对着我们所有参与抢救的这些医护工作者也包括我,每个人双手合十,然后向大家说谢谢,其实我们当时内心是五味杂陈的,因为我们并没有能够留住她。但是家长一直在向我们道谢。

  然后家长去办其他手续的时候,我看蝴蝶结的小朋友自己躺在床上,我就想她会不会害怕,小朋友都是害怕医院的,她会不会害怕,会不会冷,会不会孤单。

  然后我就站在旁边,我一直跟她说话,我说一会就不冷,我说不要害怕,一会就可以回家了,顺着她的手滴下来的一滴血滴在我的鞋上。

  那双鞋一直到现在,我说我都要留着它,我的爱人给我刷鞋,永远不刷那双鞋,就在我的鞋上面一直陪伴着我到今天,所以我觉得那是我第一次从急诊认认真真的去学习如何有勇气去面对离别,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离别。

  在我们急诊,我们的护士老师从来都不把这些失去生命的小家伙当成遗体,总是认认真真的给他们换上新的纸尿裤,换上新的小衣服,然后帮助家长给他包的好好的稳稳的抱着,送他们离开,这才是我们如何去对待生命,真正的尊重,而这份尊重也带给我了我很多收获。

  所以,我从2016年开始,在儿童医院志愿服务了九年,九年我都没有在家过春节,我说的春节就是除夕的那一天,我都是在医院度过的。而且近几年,我的所有急诊的志愿服务都是在深夜,基本都是在晚上的六七点一直到半夜一两点这样一个时间段。

  为什么?是因为我希望能够被大家更多的人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看到,因为白天我们还有其他的志愿者,而晚上志愿者是少的,甚至是没有的,我希望能够在那样一个时间段,帮助更多的人,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现在有很多改变世界的想法,往往是一些宏大的叙事,但是我想除了宏大叙事以外,也需要我们低下头来做一件一件的小事,为这些小事去努力,所以我就愿意变成那束微光,能够真真正正的慢慢的去影响。

  我相信,我哪怕只影响了一个人,而这个人能够接受到这份责任与善意与爱,他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再去帮助其他人,那么我做的这件事情就有意义,世界就一定会因此而改变。但是只有我们志愿者一个人、十个人、一百个人远远是不够的。

  所以,志愿服务精神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象征文明的一种精神。我希望无论是我们在座的各位,还是看我们CC讲坛的朋友,能够有更多的人,更多的机构,更多的专业的培训机构参与到我们志愿服务当中来。

  这样我相信随着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中,那么世界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要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是不是可以帮别人开一下门,帮别人提一下东西,当我们社会需要我们伸出手的时候,甚至于哪怕我们没有去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但是你有这样的一种内心一种欲望和想法,我觉得那都是好的。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