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者私享会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2025年上半年,万科业绩报告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到119.5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的98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成为今年上半年A股的亏损王。这一数据折射出当前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的严峻现实。
不过,在市场普遍担忧其流动性风险之际,9月16日晚,万科A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将再次提供不超过20.64亿元人民币的借款,用于偿还万科即将到期的一笔短期债务。这已是2025年以来深铁集团对万科实施的又一项财务支持。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约260亿元。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深铁集团董事长辛杰对万科坚定看好的战略态度。他在多个场合强调,“万科是深铁集团‘轨道+物业’战略版图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绝不能倒下。”
回顾万科的发展历程,这家成立于1984年的企业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在王石时代,万科以“不囤地、不捂盘、高周转”的开发模式迅速崛起,成为行业标杆。即便在行业高歌猛进之际,万科也较早展现出危机意识——2018年其提出“活下去”的战略口号,被外界视为对行业风险的预警。
然而,受宏观政策收紧、市场需求减弱、行业流动性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即便如万科这类财务相对稳健的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2024年,万科仍实现营业收入超3400亿元,完成超过18万套住宅的交付,其长租公寓业务在规模、运营效率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量三项指标上均位列行业第一。但收入规模背后,是净利润的大幅亏损,反映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显著下滑。
作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自2024年以来已多次“输血”支持。从2025年2月提供42亿元借款、7月追加8.69亿元,再到9月的20.64亿元,深铁以持续的资金支持传递其对万科稳定经营的信心。除财务支持外,双方也积极推进战略协同。例如在今年8月,深铁集团、万科与通力电梯达成战略合作,致力于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
辛杰之所以选择“背水一战”,不仅出于对万科企业价值的认可,也基于对房地产行业未来仍将承担国民经济重要角色的判断。他认为,万科的稳健运营关乎深铁“轨道+物业”战略的推进,更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及经济稳定密切相关。
但单靠股东借款能否真正化解万科的危机?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万科亟需在巩固现金流安全的同时,加速推进业务转型与模式创新。值得注意的是,万科在2025年已全部偿还境外公开市场债券,境内仅余一笔20亿元中期票据尚未到期。此外,其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相比一季度有所回升,显示其资金状况正在逐步企稳。
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万科能否真正走出困境,既要依靠股东支持,更取决于其自身的战略执行与转型成效。正如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大败局》中提出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往往取决于它在重要转折点上的抉择与行动。”对万科而言,如今正是这样的关键时刻。
在辛杰的坚定支持下,万科正在争取更多应对危机的时间与空间。而这家拥有四十年历史的企业,能否在行业新阶段中重新找准航向,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