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发布研报称,目前阿里巴巴(09988,BABA.US)港股和美股均交易于22和18倍的FY26和FY27非通用准则市盈率。该行维持收入和利润预测不变,采用SOTP估值,基于FY27给予电商业务15x
P/E和云计算业务7x
P/S,对应美股和港股目标价204美元和197港币,主要系云计算进展积极和估值中枢上移,较前次目标价分别上调34%和35%,维持跑赢行业评级,较目前港股和美股股价有24%和25%的上行空间。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公司近况
该行受邀参加2025年阿里云栖大会。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提及了超级人工智能之路的三个阶段,阿里云的定位是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宣布阿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阿里云智能集团CTO周靖人从大模型、AI应用和AI基础设施等角度详细阐述了阿里云的布局和最新进展。
阿里云投入进一步提升
阿里表示正在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对比2022年,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英伟达指引每1GW的增量能耗需要5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投入,即使考虑到中美建设成本差异和使用芯片差异,该行预计数据中心能耗规模的上行意味着CAPEX的大幅投入和AI相关收入的大幅上行。
通义发布系列新模型,打造AI时代的操作系统
近期通义发布万亿参数旗舰模型Qwen MAX、原生全模态大模型 Qwen3-Omni、视觉理解模型Qwen3-VL、开源图片编辑模型
Qwen-Image、升级版Qwen3-Coder、音画同步创意引擎通义万相 2.5
preview,以及企业级语音基座大模型通义百聆,模型能力全面提升。该行认为,通义是全球领先的开源模型生态,衍生模型超过17万个,衍生模型数量全球第一,是AI时代的操作系统。
该行认为,阿里云具备人工智能时代的全栈能力,从通义大模型、百炼和PAI等AI服务平台到中国第一的AI基础设施和计算网络,阿里云具备领先的供给侧优势和开发者粘性,随着AI需求持续发展,阿里云将在各个维度受益,该行看好阿里云商业价值的持续释放和对公司估值的持续提振。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及监管的不确定性,竞争加剧,AI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