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报告:2025上半年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增速放缓,上市金融机构入表增长突出

小小MT4 来源:金融一线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11月25日金融一线消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发布《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2025年上半年报告,披露了最新的上市公司与非上市企业的数据资产入表实践进度,整体增速呈放缓趋势。

  上市公司方面,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截至8月31日,在A股上市的5000余家企业中,有1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数据资源入表的相关事项,共涉及入表金额26.40亿元,数据资产入表总体规模稳健增长,但增速环比较2024年有所放缓。

  《报告》指出,“无形资产”科目仍为上市公司主要披露方式,101家公司将数据资源计入无形资产,金额达17.06亿元,3-5年直线法摊销也仍占主流。

  在行业分布方面,上市公司中金融业入表企业数量显著增长,较2024年末增加33%,共涉及金额0.54亿元,主要集中在银行和证券公司。此外,三大电信运营商贡献突出,入表金额合计达16亿元,占市场总规模的60.7%。数据资产入表的上市企业已覆盖25个省级行政区,区域覆盖度持续提升;高市值上市企业入表数量持续增多;入表国资背景企业数量反超民营企业趋势。

  非上市公司方面,根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30日,国内已有375家非上市公司披露数据资源入表情况,已获得融资(包括银行授信、作价入股等形式)金额18.99亿元,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整体平稳推进,但增速明显趋缓。

  《报告》指出,随着各行业的数据资产入表工作从相对容易的“单点突破”和“局部尝试”,走向了难度更高的“整体推广”,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其入表实践和信息披露行为也变得更加审慎。

  地方国企继续担当非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的主力军,310家地方国企(含城投公司和类城投国企)占累计入表企业总数的82.67%,累计融资额达17.10亿元。入表企业的注册业务以信息技术、商业服务和交通运输等行业为重点;入表资产中交通运输、政府数据和公用事业类数据排行前三。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级行政区实现非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突破,且山东和江苏保持领先。科技属性也成为入表企业的突出特征,入表科技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