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丁萍
虽然今年大多数资金都在押科技,但这轮行情收益率最高的却是有色。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截至11月中旬),有色金属(申万)板块年内累计涨幅约77%,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
在这波行情中,洛阳钼业明显跑赢板块。根据Choice,截至目前,洛阳钼业H股年内股价最高涨幅超过220%,A股年内最高上涨了约160%。
港股之所以会领先这么多,是因为今年整体上恒生指数涨幅明显强于上证指数。但是涨时更疯,跌时也更狠。例如2025年10月初以来,洛阳钼业H股在6个交易日就跌了17%,A股同期只下跌8%左右。
本文来起底洛阳钼业,它是如何大幅跑赢板块的?目前是见顶了,还是健康回踩?如果行情来了,是押注洛阳钼业H股还是A股?
“业绩难看”却是领头羊?
如果单看季度营收同比增速,洛阳钼业的成绩可以说是很拉垮的。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洛阳钼业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下滑了0.25%、13.99%和2.36%。
为何这样难看的成绩,却能支撑如此亮眼的股价表现?
原因在于,洛阳钼业“涨不动”的并不是核心业务,而是公司收缩了低毛利的矿产贸易板块。真正代表矿业公司竞争力的矿产采掘业,无论是收入规模还是盈利能力,都在提升。
矿产贸易和采掘业是洛阳钼业的核心业务。
矿产贸易主要涵盖铜、铅、锌精矿和精炼金属等大宗商品的贸易。自2019年收购全球第三大金属贸易平台埃珂森以及国际金属贸易公司IXM后,这部分业务迅速成为洛阳钼业的收入主力。
尽管矿产贸易业务为洛阳钼业提供了大部分收入,但它属于典型的高周转、低毛利业务。2025年上半年,矿产贸易业务的毛利率仅有3.78%,收入是大头但贡献的毛利润却不多。反观采掘业虽然收入占比较低,但是贡献了大部分利润。
2025年上半年,洛阳钼业整体收入有所下滑,主要是被矿产贸易业拖累。这期间,洛阳钼业的矿产贸易业实现收入823.32亿元,同比下降11.44%,毛利润同比下降了32.42%;采掘业实现收入394.02亿元,同比增长了25.64%;毛利润实现206.56亿元,同比增长了40.56%。(注:洛阳钼业这两部分业务有重合,所以没有计算具体的收入和利润比例)
也就是说,洛阳钼业收缩的是低利润的“表面体量”,增长的是高利润的“核心肌肉”。资本市场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更看重其采掘业的持续成长性与未来的产能预期。
洛阳钼业矿山端目前涵盖三大业务板块有铜钴、钼钨和铌磷。原先的铜金板块(澳洲NPM)已于2023年出售,铜钴板块为公司的核心业务。那么紫金矿业、江西铜业和华友钴业就是洛阳钼业的可比标的。
为何洛阳钼业今年能远远跑赢这些矿产股?
是因为洛阳钼业的利润增速更亮眼。2025年前三季度,洛阳钼业、紫金矿业、江西铜业和华友钴业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2.61%、55.45%、20.85%和39.59%。
这主要归功于两点:首先,洛阳钼业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商之一,而2025年钴价涨幅远大于铜。Wind数据显示,2025年内,LME铜涨幅不足30%,钴(中国平均价)上涨了近140%。
其次,在铜这个资源主线中,洛阳钼业具备更强的增长弹性,是因为具备成本优势,例如2025年前三季度,洛阳钼业铜矿开采加工业务的毛利率提升至54.07%,显著高于同业。而这一优势的来源,主要源于洛阳钼业选择在周期低位逆势扩产。
洛阳钼业的幕后大佬
洛阳钼业,虽说不像某些科技公司那么容易找到 “某个明星基金经理”公开大笔押注它的典型案例,但确实有神秘富豪在押注。
最开始,洛阳钼业属于典型的地方国有企业,洛矿集团持股51%,这导致企业决策保守,经营效率极为低下。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出现,洛阳钼业这一问题被放大:负债高企,债务沉重,甚至连职工安置都成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洛阳钼业启动了国企改革。最终在2004年,鸿商集团以约1.78亿元入股洛阳钼业,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安置、补偿员工。
这一举动被市场认为很大胆,很激进,一是因为当时有色金属还处在上世纪末以来的最低谷,整体行业普遍低迷,至于未来又具备极高的不确定性;二是洛阳钼业仍由高企控股,资本很难介入管理。
正是如此,股权结构成为衡量鸿商集团实际控制能力和改革空间的关键。
一开始鸿商集团只拿下了49%股权,洛矿集团持股比例仍然是51%。
之后由于洛阳钼业在港股、A股两地上市,鸿商集团持有洛阳钼业股权被稀释至36%左右,但仍为单一最大民营股东。2014年,鸿商集团通过二级市场持续增持,2014年持股达到36.01%,正式取代洛矿集团成为控股股东(洛阳集团持股比例为35%),洛阳钼业也由国企变为由民营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而鸿商集团背后的实控人是于泳,他持有了鸿商集团99%股权。也就是从2024年起,于泳就成了洛阳钼业背后真正的掌舵人。
与其资本操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于泳本人非常低调,他几乎从不接受采访、不出席公开场合,也没有任何高调的社交活动。但正是这个极少露面的神秘富豪,用不足两亿的资本起步,将一家濒临破产的地方矿企,推向了全球资源行业的前列。
他究竟是怎么做的?
取得控制权后,于泳采取了逆周期的全球扩张策略。2016-2017年连续收购巴西铌磷矿、刚果TFM铜钴矿等世界级资产,把洛阳钼业从区域钼企升级为全球钴王和铜巨头;2019年再次收购了TFM矿24%股权;2020年12月,以5.5亿美元收购KFM铜钴矿95%股权,并在2021年引入战略投资,转让了23.75%股权。
(如上图所示,洛阳钼业的外延也基本上是发生在2014年之后)
目前,洛阳钼业间接持有刚果(金)TFM铜钴矿80%权益,该矿区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涉及铜、钴矿的勘探、开采、提炼和加工,主要产品为阴极铜和氢氧化钴。此外,洛阳钼业还间接持有KFM矿71.25%的权益,KFM项目自2023年第二季度达产,主要产品为阴极铜、氢氧化钴以及少量硫化铜钴精矿。
多年的押注也终于在这两年“开花结果”。
2024年,洛阳钼业股价上涨33.61%;进入2025年,洛阳钼业年内最高涨幅一度超过160%。股价的上涨直接推高了洛阳钼业的整体市值及实控人的账面收益。
截至2025年10月末(最新披露),洛阳钼业最新市值3450亿元,于泳通过鸿商集团持有洛阳钼业24.93%的股权,对应市值为860亿元。除了股权增值,于泳还获得了丰厚的分红,2012年以来洛阳钼业累计分红约160亿元,鸿商集团分得近40亿元。这样算下来,于泳在洛阳钼业身上的收益相当可观。
不过,近期洛阳钼业也出现不小幅度的回调,是见顶了,还只是健康回踩?
铜的机会和风险
虽然洛阳钼业的资本市场表现同时受铜钴钼价格影响,但公司盈利结构对铜价更敏感:铜贡献了主要产量、绝大部分收入与利润。因此我们在判断洛阳钼业接下来的走势时,应将铜视为长期趋势品,而钴钼更多是事件驱动品。
我们也在过去的专栏多次阐述过,铜的定价则是由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共同决定的。
金融属性主要是看美元指数,因为铜是美元计价的,美元越贬值,流动性越宽松,资金越愿意配置大宗商品,铜价自然更容易走强;商品属性,也就是看供需两端,这是影响铜价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同向共振,则可能导致铜价暴涨或暴跌;若背离,铜价则将依据供需变化波动。
所以我们也一直强调铜是宏观经济的风向标,如果经济回暖预期高,则利好铜价;反之是利空。
但实际上,当前贸易战反复、地缘冲突不断……全球经济走弱的预期并不低,按理说会压制铜的传统需求,但铜价依然表现乐观,一是供给端缺口持续存在;二是AI带来了新的增量需求预期。
根据银河期货对海外18家铜矿产量的汇总,2025年三季度产量为324.85万金属吨,环比减少9.7万吨、同比减少14.53万吨;前三季度累计产量980.12万吨,同比微降0.78万吨。
受矿石品位下滑、矿震、生产事故及检修等因素影响,嘉能可、Ivanhoe、Teck、诺镍、Codelco、Freeport六家矿企纷纷下调年度生产计划,较年初合计削减52.55万吨。综合全球铜矿生产情况来看,预计今年铜精矿产量同比将减少约1万吨。
(图片来源:银河期货)
2026年铜矿供给端的扰动大概率还在。东北证券的研究表示,Grasberg的事故使明年矿端供给增量预期至少下调1%;近期英美资源也表示,明年可能再下调约6万吨,其整体产量预期或降至与今年持平。市场机构预测2026年全球铜矿下调52.5万吨,相当于全球年产量减少1.7%。
供给端偏紧,但需求端却相对偏弱。国内房地产持续低迷、全球宏观环境疲软,必然会拖累铜的传统需求。
目前市场在交易新的逻辑——中美两国对AI的押注,以及由此带来的电力系统投资扩张,这些都将成为铜需求的新增量来源。
所以铜矿股这波行情离不开AI的催化,而近期铜矿股回调,也是因为AI情绪降温。
但AI毕竟只是“增量逻辑”,不是铜的主要需求底盘。铜的核心需求主要还是来自传统产业,如基建、制造业 、房地产等。所以只有当全球经济复苏、传统需求回暖时,铜价才可能迎来更强的顺周期行情。
在这个逻辑下,我们需要关注影响全球经济走势的因素,一是跟踪中美两国的经济情况。全球铜需求超过一半来自中国,如中国的地产、制造业、基建、电网扩张都直接影响铜的消费弹性。美国的制造业周期、数据中心投资、能源基础设施也会影响铜的中长期需求。若中美经济同时出现向上拐点,将对铜价形成强烈共振;
二是看全球制造业周期(PMI)。当PMI大于50,意味着需求扩张,铜价通常偏强;当PMI小于50,则意味着需求收缩,铜价容易承压。当前全球PMI在弱复苏和反复震荡之间,缺乏持续向上的趋势;
三是关注全球地缘冲突以及贸易战的走向。一旦冲突情况缓和,企业投资与制造业库存周期就可能得到修复,铜需求则会出现边际改善;
四是跟踪全球电网投资与中国特高压建设节奏。AI是铜新增需求端的叙事,电网投资才是铜的落地。如果AI算力扩张,就会加速电力消耗,必须靠输电网、变电站、电缆等设备的大规模推进,拉动铜的需求;
最后是利率周期,主要跟踪美联储降息节奏。最近美联储官方先释放偏鹰的信号,12月降息预期一度降至30%,后来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短期内有降息空间,降息概率又提升至约70%。
如果美联储接下来的降息节奏不及预期,铜等大宗的短期走势将受到压制;反之,如果美联储降息周期得以确认,经济回暖预期提升,这不仅利好铜等工业金属,港股的上涨弹性大概率也会优于A股,洛阳钼业H股同样会有机会跑赢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