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成为“被执行人”,发生了什么?

小小MT4 来源:互联网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近日,西部利得基金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原因是一起涉及金额高达2.91亿元的强制执行案件。

  天眼查显示,西部利得基金名下增加一条“被执行人”信息,上海金融法院对西部利得基金立案执行,案号为(2025)沪74执1641号,执行金额约2.91亿元。

  因专户纠纷成为“被执行人”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此次西部利得基金成为“被执行人”,主要和公司旗下一只专户产品和交易对手方发生纠纷有关。

  对此,西部利得基金回应称,本案是因为本公司作为某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代表该资产管理计划作为被执行人履行相应的程序。根据《资管新规》及本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的明确规定,资产管理计划财产独立于资产管理人、资产托管人的固有资产。公司作为管理人代表资产管理计划管理和处分计划财产,但计划财产产生债务应由计划财产本身承担。

  西部利得基金还表示,本案的原审案件已经由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出具有效的法律裁决书,裁决由本公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承担相应的本金、利息和仲裁费,该裁决为终局裁决。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涉及被执行的资产管理计划类产品或为早年间成立的专户产品,主要是通道类业务,大概率是债券发行人违约等问题,导致资管计划与交易对手方发生了纠纷,交易对手方申请执行。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一例可交换债违约曾把西部利得基金卷入其中。当年10月,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飞马国际”)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飞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飞马投资”)函告,获悉其发行的飞马投资2016年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第一期、第二期)未能如期偿付应付利息及相关回售款项。而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旗下多个资管计划投向了飞马投资发行的可交换债。

  刚刚发生高管变更

  公开资料显示,西部利得基金成立于2010年7月,注册资本为3.7亿元人民币,公司股东为西部证券和利得科技,归属于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是一家国有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

  前不久,公司刚经历了高管变更。10月10日,西部利得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贺燕萍退休离任,董事长何方代任总经理一职。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西部利得基金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实现超2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整体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66.46亿元,非货排名进入行业前50名。目前,公司旗下管理公募基金74只,产品涵盖股票型、指数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等。其中,债券型基金占“大头”,规模达788.98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合计236.13亿元。

  西部利得基金也回应表示,此次涉案的专户产品目前已不再运作,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财务状况稳健,将持续关注本案进展,并及时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类似案件此前也曾发生在金信基金,该公司曾于 2017年成立了一只资产管理计划为单一客户的“通道型产品”,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该计划设立于《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前,作为单一客户的“通道型产品”,其合规性在当时并无争议。

  然而,随着资产管理计划的运作与清算,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该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运作过程中,由于所持有债券的发行人违约,进而导致了该资产管理计划与债券回购交易对手之间发生了商事纠纷。

  仲裁庭于2022年底前对该债券回购交易纠纷案件作出裁决,根据仲裁裁决书,所有违约责任都由该资产管理计划承担,金信基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在此过程中,金信基金仅代表资产管理计划参与针对该资产管理计划的相关仲裁和执行程序,待执行事项的实际被执行对象是该资产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