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兰股份(301093)2025年9月26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在海南省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人工智能创新药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该议案遭两名董事反对。
该议案以7票同意、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董事崔珂和姚茗芳的反对理由为:对于公司开拓新业务、发展增长点在原则上是同意的;其次,人工智能药物研发服务领域存在一定行业壁垒,需长期投入,目前在没有明确技术人员、投资盈利预测、相应技术情况等关键指标的情况下,无法判断该事项的可行性,建议在明确上述事项后再提请董事会审议。
跨界AI制药遇阻:董事投反对票警示风险
崔珂和姚茗芳是在2025年5月由华兰股份第五届董事会提名,并经过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核通过,作为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后续在2025年6月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两人均成功当选公司董事。
公开资料显示,45岁的崔珂拥有硕士学历,深耕金融风控领域18年:曾任职大公国际资信评估评审委员、长城人寿信用评估分析师,2015年起在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夏久盈”)历任信用评估部高级分析师、投后管理部高级经理。
43岁的姚茗芳同样具备硕士学历,拥有18年金融投资经验,曾任华夏人寿战略研究岗、华夏久盈资产管理股权部投资经理,现任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投后管理部经理。
崔珂和姚茗芳均长期任职于华夏久盈。华夏久盈是瑞众人寿的关联资产管理公司,瑞众人寿目前持有华兰股份16.38%的股份,是华兰股份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为其第二大股东。
这种职业背景关联表明,崔珂和姚茗芳在董事会中很大程度上是代表重要股东瑞众人寿的利益和立场,参与公司治理和监督。“反对票”可能反映了该股东对上述议案的谨慎立场。
她们的反对理由直指核心:“人工智能药物研发服务存在高行业壁垒与长期投入需求,在缺乏技术人员、盈利预测、核心技术指标的情况下,无法判断可行性”。
从行业特性看,AI药物研发需融合生物学、化学与算法科学,技术门槛极高。例如,靶点发现依赖海量生物数据训练,而优质数据多掌握在药企内部,形成“数据孤岛”;算法需与药物机理深度耦合,但跨学科人才稀缺,模型优化周期长。
而华兰股份主业与AI药物研发服务关联性并不大。资料显示,华兰股份成立于1992年,公司主要从事直接接触注射剂类药品包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各类覆膜胶塞、常规胶塞等。
华兰股份2024年研发投入只有3954万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下降8.65%至1805万元。而且,研发投入集中于胶塞材料改良, AI相关技术明显储备不足。公司业务与AI药物研发跨度较大,在缺乏技术积累与明确商业化路径的情况下,贸然投入可能加剧资源分散风险。
上市四年业绩滑坡,募投项目进展缓慢
华兰股份于2021年11月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财中社》注意到,从上市前一年至今,公司业绩波动明显。
先是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2.92%、14.52%,2021 年疫情下疫苗与注射剂需求激增,推动营收和净利润增长83.92%、165.52%。但行业需求退潮后,2022年立即变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28.84%、56.6%,2023年业绩弱反弹后次年再度承压,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5.86%、57.96%。
从绝对数据来看,华兰股份上市前的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46亿元、8136万元,扣非净利润为7713万元。到了2024年,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86亿元、4957万元、3882万元。
可以看出,四年时间,公司利润出现倒退,尤其扣非净利润缩水49.67%。期间内营收虽然增长,但四年时间也仅增长31.39%,年化增速仅有个位数。
2025年上半年,华兰股份业绩再度有所好转,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2%至3.09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2.18%至3482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仍不及2020年同期的3643万元,更是不如2021年中期的1.08亿元。
与利润倒退同步的是,华兰股份盈利能力也出现下滑。2021年时扣非加权ROE为26.8%,而2022年直接降至2.67%,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2.69%、1.66%,2025年上半年为1.54%。
ROE下降除了与业绩倒退有关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与募投项目进展有关。
华兰股份2021年IPO时募资总额19.55亿元,净额18.04亿元。其中,承诺投资项目有三个,分别为自动化和智能化工厂改造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超募资金也投向了三个项目,扩大预充式医用包装材料产能项目、年产60亿只新型药用密封弹性体项目、回购股份。
根据2025年中报披露,除了补充流动资金和回购股份以外,其余募投项目均未完工投产。其中,进度最慢的为“年产60亿只新型药用密封弹性体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5.76亿元,而实际累计投入金额只有6686万元,投资进度只有11.6%。
其他多个募投项目的投产日期则是被延长。“自动化、智能化工厂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自2024年9月延长至2026年12月;“扩大预充式医用包装材料产能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自2024年9月延长至2026年12月;“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自2024年12月延长至2025年 6月。
募资大笔资金但项目却迟迟不能产生效益,直接导致华兰股份总资产周转率从2020年的0.73降至2024年的0.22,2025年上半年也仅有0.12次,这也正是导致其 ROE下降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