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小云:携手奔跑 一场改变认知的陪跑实验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由北京君和创新公益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CC讲坛第67期演讲2025年8月23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来自“黑暗跑团”北京站站长贺小云出席,并以《携手奔跑 一场改变认知的陪跑实验》为题发表演讲。

  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贺小云,是黑暗跑团北京站的发起人和负责人,黑暗跑团可能大家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实我们是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最主要的作用是我们想搭建一个平台,能够以运动无障碍,促进人心无障碍,能够促进残健共融。我们组织里边有盲人,有聋人。我们有肢体残疾的伙伴,也有智力残疾的伙伴在这个大家庭里边。我们一起奔跑,一起运动,一起欢笑。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念善心,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从何开始,这也就是需要我们这些走在前面的公益人要给大家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所以黑暗跑团基于这样的一个思路,我们能够在奥森常年的举办这样的活动,也是能够希望能够去激发大家的这样的善念。

  好,现在大家在屏幕上看到是2016年的郑开马拉松。这个赛道上当时有15000名跑者,但是有两个特别特殊的跑者,就是我和我助跑的盲人伙伴李新潮。我跟他之间的这种关系其实也是挺奇妙的。特别早的时候,有一个人在朋友圈里边就问谁能够去带一个盲人去跑步?然后我一想平常我也在奥森跑步,我能够带一个盲人跑步不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吗!然后就跟他取得了联系,见到新潮的第一面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的吃惊,因为他从上到下看起来都非常的白,一个30多岁的大男生,不仅仅是脸比我们这种女生还要白,包括他的胳膊,他的腿,整个的人看起来就是一个几乎没有怎么在阳光下走过路,或者说是没怎么晒过太阳的人。

  当时我就问他,我说:“新潮其实奥森就在你的店对面,你为什么不去里边跑步锻炼身体?里边也有很多的健身设施。”然后新潮跟我说,他说“云姐,我不怕你笑话,我过不去那个马路,虽然马路只有十几米,但是因为我是后天盲的,所以我过不去。”后来我就听了以后心里边就非常有触动,我就经常带他在奥森跑步。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他的水平提高了,他问我说,“云姐,我能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吗?”我说:“没有问题,你完全可以!”就这样,他把他的首马选在了他的家乡郑州。

  我们跑在郑开的赛道上的时候,他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惴惴不安的,因为他原来没有这样去跑过,最开始我们两个人跑步的时候,他的胳膊,他的左臂一定要挨着我的右臂,他才敢跑,一直到后来我们慢慢的熟悉了以后,他才敢使用助跑绳。

  我想问一下在座各位,“如果真的有一天,如果你也看不见的时候,你也有这种勇气敢去跑步吗?你也真的敢把你自己所有的安全交给一个旁边你并不认识的人,或者说不那么熟悉的志愿者吗?”我们很多的人其实可能是不敢的。

  在这个平台上,尤其是新的志愿者来参加活动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我是来帮助你的。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从他们身上得到的更多。很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盲人在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帮助他在提高他的运动水平。我们接他下地铁,我们带他训练,我们带他拉伸,我们帮他看包,最后再送回地铁。好像整个的过程是我们帮助了他,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自己收获的更多。

  现在这个图片上是我们的一位盲人跑友,这个小伙子今年刚考上研一研究生。跟我们所有的普通人考的题目完全一样,但他要读的是盲文,大家知道是要用手摸的,所以就可见他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所以很多的时候,你说我们这些人觉得是在帮助他,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问过很多的志愿者,“你为什么要经常来?你觉得到这来以后有什么好处?”很多的志愿者就说我,“看到了一个盲人,他都能够走出家门,他都能够克服困难,跑在跑道上,我还有什么做不到的。”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是在帮助,但其实施比受更有限。谢谢大家。

  这就是我们一个培训的现场。我们的服务确实是免费的,但是我们是有标准的,而且标准非常高,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不一样,我们服务的对象他们是一些残障的人士,所以我们针对他们有完全不同的培训的内容。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上卫生间也需要培训,比如说我是一个女志愿者,我带了一个男性的盲人朋友,正好跑到赛道的中间,他要上卫生间,这就需要去培训。因为一般的人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这样的事情。尤其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需要大家去蒙上你的眼睛。以前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只是做理论培训,只是告诉大家技术特点而已,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样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够去亲身的体验到盲人他的那种感受的时候,我们自己很多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真正的沉入到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需求的。实操的时候就是要求我们的志愿者用一块魔术头巾或者是眼罩蒙起你的眼睛。哪怕我就知道前面就是一马平川,我自己蒙上眼睛跑个10米我就不敢跑了,就会下意识的想去摸点什么,或者是睁开眼睛。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盲人给了我们什么?盲人给了我们100%的信任,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把我们最真的真心掏出来去服务他们?

  我们的活动虽然说是公益活动,但是非常的正规,每一次活动之前都有教练带着热身,然后我们会有非常严格的配对,其实每一次的配对过程当中,很大很细的一个工作量,需要我们对所有的残障朋友他的配速,他的习惯,对报名的志愿者非常的清楚,他们的配速他们跟谁一起跑会比较合适,那么是一个非常繁琐,但是又是充满乐趣的工作。

  好,大家现在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我们平常会用到的工具,这个工具是助跑绳,我今天也把它带到了现场,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看这根绳子看起来丑的,它没有标准化的这样一个样子,也不是工业制品,它完全是由我们的志愿者和我们的盲人朋友和聋人朋友我们一起来制作的。你看就像这么一个绳子,大家看没有是其实样子都不一样,这也就是我们跑团其实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很多的地方都不一样,你和不一样,我和他不一样,你是听障,我是视障,你是星星的孩子,自闭症患者,没有关系,在我们这儿都完全被接纳,完全被理解。

  两边是一个不能够有弹力的这样的绳圈,跑步的时候一边攥在志愿者的手里,另外一边攥在盲人朋友的手里,我们互相通过绳子这样信息的传递,既能够不互相干扰,又能够带动盲人朋友来跑步。

  所以我们黑暗跑团整个北京站其他各个站点也是这样,其实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是一个残健共融的大家庭。你看我们有坐地铁来的,那就一定有人在接地铁。有人在这跑步,那么一定有人在这看包。有的人跑的时间长,你放心,一定有人会给他送补给。没有人给钱,我们都是自己掏钱,自己把我们这个团队的活动给做的轰轰烈烈,非常的热闹。

  现在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也算是我们一些小小的成绩的回顾,这个是我们第一个参加波马的盲人跑友,可能大家听说过波士顿马拉松,波马是可以说是全球水平比较高的马拉松,它要求跑友的水平要达到某一定的水平才可以,所以很多的人会追求波马bq作为他们跑步的一个一个毕生的标准。有的人跑一辈子都达不到波马,但是你看我们跑团的就有盲人跑友就可以达到波马。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的发展,我们的黑暗跑团现在基本上在全国已经有41个站点,超过17,000名伙伴,已经组织过4000场以上的大活动,500场以上的大的马拉松比赛。所以这可以说是史上咱们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残障的盲人的一个跑步的组织。

  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看到,我们是围了一圈是吧?最外面这个人是我。里边有盲友,有聋友,有我们的教练,大家在跑完步以后我们再进行拉伸的活动。所以其实我们并不是一个我施你受的过程,我们是一个互相拥抱的过程。有一位意大利的诗人他曾经说过,“其实我们都是独翅天使,只有互相拥抱才能飞上天空。”

  当我们工作中生活中有各种的小的难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这里找到能量,我们会发现其实有很多人他们碰到的困难比我们还要大,但是他们就能笑对人生。我觉得像他们这样的人都能够有勇气走出家门去追求梦想,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所以我想整个的过程不是仅仅是我们助跑,他们接受我们助跑,而更多的是一种双向的奔赴。我们共同的让这个社会更加的和谐。这个是很多的媒体对我们跑团的报道。也希望大家能多来传播我们的这样的一个好的公益的活动。

  作为我们北京站来讲,我们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经过这么多年的一个发展,我们不仅有跑步,还有手语的一个培训。我们可能会带盲人朋友去观影,然后有的时候会带他们去游园,比如说奥森北园的花开了,可以去看,带他们去看万亩的葵花园会,他带他们去看波斯菊。盲人朋友有的时候他跑着跑着,他可能也会觉得想知道旁边是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停下脚步让他用手去摸一摸旁边的二月兰,让他摸一摸玉簪,让他闻一闻旁边的花香,和桃花一起合个影,然后让他把这些美好的照片都发给他的家人发在朋友圈里,让他们也能知道,其实盲人的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

  好,这个是我们一些朋友们,我们其实互相之间会有一些小秘密,每个人可能和自己经常去助跑的这些网友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很小的他们自己才知道的,比如说我这么碰碰你,你就应该往那边跑一跑,我这么拉一拉你就应该往这边跑一跑。

  我们都知道其实在一片洒满花种的草地上就不容易长出杂草,所以我们对所有的未成年人这样的培养或者说是传承是非常关注的。在5年多的时间里边,我们差不多培养了超过300位黑暗小天使,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我们的活动,有的过来她是帮助爷爷奶奶从地铁站走到我们活动的地点,有的帮助看看包,有的人帮助拍拍照片,还有很多孩子写了很多的文章来传播我们这样一个善的理念。

  在跑团里边不仅仅有我们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同时还有很多的这样的大咖也都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比如说全运会冠军云艳桥,她就曾经专门跑到我们跑团来做我们的一个助跑员。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男人,马拉松唯一一个跑进两小时的人类——基普乔格,他也曾经在我们的跑团里面给我们做公益,给我们作为一个助跑员助跑。所以这种善的力量不是靠我们一个人两个人去传播的,这个世界的进步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都做了一点点,所以这个世界才会不断的进步。

  因为我自己是讲说文解字的老师,所以我就想在这给大家讲个字,这个字念“龢”。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左右结构和我们最后看到的“和”字它是同一个字,是古今字。

  那么这半拉大家看着好多笔画的这个字它是念“龠”,代表的是古代的一种有很多管的组成的那种乐器,有点像排箫。大家知道这么多的管在一起,它一定不会一个管只发出一个声音,它的一个管里边可能是有自己的短的长的各种高的低的声音,所以什么是和每个人他们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但是就像一个乐队一样,我们有管乐,我们有弦乐,我们有打击乐,但是我们最终都会成为一个和谐的乐曲。像我们跑团是一样的,我们有残障,我们有志愿者,我们有心智障碍,但是最终我们都成为了一家人,这也就是和而不同。

  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