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康路
11月10日至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亚马逊雨林地区贝伦市举行。11月9日,新浪财经直击现场。
这场被誉为“雨林答案”的全球会议即将开启,但气候行动的现状,却让这场会议背负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期待。
首先,从排放来看,根据现有各国承诺,到2035年只能减排约10%。目标与现实之间,有30个百分点的巨大鸿沟。
其次,从资金角度,发达国家承诺的3000亿美元气候资金,听起来不少,但实际仅占发展中国家所需资金的30%。特别是用于应对气候灾害的“适应资金”,远未达到之前设定的翻倍目标。
更严峻的是,我们正面临多重“逆风”。包括化石燃料和气候政策出现摇摆和倒退,全球煤炭需求与上游油气投资不降反增。
在美国高层缺席的大背景下,中国和欧盟的表态格外受到关注。许多中国代表经历了超过30个小时的单程飞行抵达现场,这份不远万里的奔赴,背后是一份对地球家园深沉的责任。所谓“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我们期望,这份决心,将成为化解分歧、推动务实前行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