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栏目
金融类
股指:三季报表现亮眼,指数高位震荡
1、A股三季报经营业绩亮眼
(1)全A剔除金融后2025年Q3营收累计同比0.74%,连续四个季度上升,结束了自2023年以来的持续负增长。营收同比具有名义经济增速的意义,虽然第三季度仍未超过负债成本,但基本可以确定本轮回落的底部出现在2024年第三季度。(2)全A剔除金融Q3净利润同比1.89%,高于Q2的0.83%,低于Q1的3.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9月累计同比3.2%,为年内高点。(3)营收和净利润数据均体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科技题材大幅扩表的同时,传统行业尤其是消费相关领域经营仍然承压。(4)三季度ROE为6.5%,仍处于低位震荡区间。
2、市场窄幅震荡,风格轮动快速
上周,A股市场高位震荡,Wind全A上涨0.63%,日均成交额2.01万亿元。中证1000上涨0.47% ,中证500下跌0.04% ,沪深300指数上涨0.82% ,上证50上涨0.89%。流动性指标表现平淡,融资余额周度微减7亿元,1000IV低位震荡,收于22.68%,股债比价同样没有明显变化,股权风险溢价年内偏低。11月至年底,国内政策预期相对稳定,前期估值较高的板块继续冲高存在压力,可能的推动力还在外部,如果美联储12月继续降息,可能带动全球科技题材走强,但就横向比价来看,A股科技龙头估值并未明显偏低。
国债:央行买卖国债落地,债市重回震荡走势
1、债市表现:11月4日央行公告10月买卖国债细节,央行10月净买入200亿元国债,市场期待的利好落地。此后市场进入消息真空期,权益市场表现偏强,压制债市情绪,全周债券市场偏弱震荡运行。截止11月07日收盘,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1.43%、1.59%、1.81%、2.16%,较10月31日分别变动3.15BP、2.11BP、1.88BP、1.50BP。截止11月07日收盘,TS、TF、T、TL主力合约分别收于102.47元、105.91元、108.445元、115.95元,较10月31日变动分别为-0.07%、-0.15%、-0.22%、-0.63%。
2、政策动态:本周中国央行开展4958亿元7天期逆回购,以及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因同期有20680亿元7天期逆回购,以及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本周实现净回笼15722亿元。下周(11月10日—11月14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4958亿元7天期逆回购。11月5日,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11月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对此进行了等量续作。此外,当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11月4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这表明,10月份央行已恢复2025年1月份以来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截止11月07日收盘,R001、R007、DR001、DR007分别收于1.39%、1.47%、1.33%、1.41%,较10月31日分别变动-1.53BP、-2.46BP、1.37BP、-4.21BP。
3、债券供给:本周,政府债发行3875亿元,到期量1953亿元,净发行1922亿 元,其中国债净发行2258亿元,地方债净发行-336亿元。下周发行计划显示,国债净发行-50亿元,地方债净发行1925亿元,二者合计净发行1875亿元。本周,新增专项债发行452亿元,截止本周,专项债累计净发行40098亿元,发行进度87.17%。
4、策略观点:资金面来看,央行恢复国债买卖,进一步强化资金合理充裕预期,对债市形成利好。经济方面,在地方政府债调增以及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背景下,四季度经济预期延续平稳。政策方面,全年完成经济增速目标压力不大,短期央行降息必要性较低。情绪方面,股债“跷跷板”效应对债市情绪面造成一定扰动。多空交织下,预计债市延续震荡格局。
宏观:核心通胀继续回升
10 月CPI 同比 0.2%、前值-0.3%、预期0.1%、环比 0.2%。 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其中食品和能源价格仍处低位,但降幅均有收窄。食品价格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54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其中服务价格自3月份起逐步回升,本月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本月PPI环比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供需关系改善带动部分行业价格上涨。二是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和石油相关行业价格走势分化。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收窄。一是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持续推进,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和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物价稳定是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专栏提到,价格调控思路上,要从以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无序竞争。疏通货币政策传导,为支持物价合理回升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考虑到央行的表态和“反内卷”政策预期的升温,未来通胀将处于企稳回升的格局。从领先指标M1来看,M1领先核心CPI同比12个月,领先PPI同比 9个月,预计通胀数据仍将继续回暖。
中国 10 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录得-1.1%,前值+8.3%,Wind 一致预期同比+3.2%,10 月出口同比超预期下行,录得今年 3 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分区域来看,对美出口仍录得较大负增长,对东盟出口保持一定韧性,对其他国家的地区出口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分产品来看,劳动密集型出口仍录得较大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出口维持较强韧性。
贵金属:窄幅震荡
1、伦敦现货黄金震荡整理,周度小幅下跌0.06%至4111.555美元/盎司;现货白银周度下跌0.68%至48.326美元/盎司;金银比降至82.7附近。截止9月23日美国CFTC黄金持仓显示,总持仓较上次统计增仓12568张至528789张,非商业持仓净多数据增仓339张至266749张;白银持仓显示总持仓较上次统计增仓2851张至165805张,非商业持仓净多数据增仓738张至52276张(因美政府停摆,该数据暂停公布)。Comex库存,截止11月7日黄金库存周度下降13.64吨至1173.52吨;白银库存下降72.25吨至14933.29吨。
2、数据方面,受政府停摆影响,美国10月非农就业数据仍未按期公布,但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增加4.2万人,大幅超过预期的3万人,上月减少3.2万人,劳工市场在经历两个月连续下滑后出现企稳迹象,为美联储12月是否继续降息增添不确定性。另外,美国10月ISM服务业PMI指数52.4,预期50.8,前值50,新订单指数跳涨,创一年新高,通胀压力有所显现。美联储票委古尔斯比认为,政府关门导致关键通胀数据缺失,劳动力市场有更多私营部门数据来源,但通胀数据严重依赖政府报告,让他对进一步降息持谨慎态度。美联储内部官员对降息节奏开始产生较大的分歧,这也让12月份降息概率维持在偏低位。另外,美国政府停摆破历史纪录,政府停摆时间越长,对经济影响越大,对股市造成一定拖累,近期美股依旧表现出不稳定性,显示市场的诸多不安,一度造成美元、黄金及部分商品齐跌的局面。地缘政治方面,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美双边对话仍在继续,但进展速度不及预期。
3、美国政府停摆创历史纪录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12月将停止降息一度推动金价止跌,但从事件推动角度来看,市场聚焦一是俄乌地缘后续进展,二是12月降息预期摇摆,三是中美贸易关系大方向缓和,这导致对黄金而言暂无可持续性的利多推动,因此后市可能依然会表现震荡甚至再度偏弱,以时间换空间,直至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这可能持续至年底。另外,国内黄金新政引发市场热议,从结果导向来看国内黄金首饰价格已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国内消费者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短期对国内黄金首饰需求抑制作用毋庸置疑,这或逐步体现在黄金现货需求上,从供求角度看并不有利。因此操作上,金价后市走势仍不明朗下投资者应观望为上,或从资产配置的角度逢低买入持有。对其他贵金属而言,价格弹性大于黄金,因此价格回落过程中价格跌幅大于黄金,但金银比回归依然可以布局,铂钯也未显著高估,因此投资者仍可逢低布局金银比以及银铂钯逢低买入持有的策略,不过投资者应首先应关注金价何时止跌。另外,11月7日证监会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铂、钯期货和期权注册,证监会将督促广州期货交易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铂、钯期货和期权的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