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栏目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子帅涂蕾马晶晶】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在上海开幕。美国大豆出口协会CEO苏健(Jim Sutter)在开幕式现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周中美元首在韩国会晤,让他们重新燃起了信心。“当前双方面临的问题是短期问题,我们拥有携手合作的机会。”
中方10月30日表示,中美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这一消息让美国豆农如释重负,对中国采购企业再次光临充满期待。根据公开报道,今年3月,中国海关在进口的美国大豆中检出麦角和种衣剂大豆。为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粮食安全,海关总署暂停3家涉事企业大豆输华资质。
“我们对美国大豆出口商与中国大豆进口商的重新合作充满期待。”苏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一直与中国紧密相连,“自中国进口美国大豆以来,双方实际上是共同成长的。我认为美国豆农对此感受颇深……现在,他们希望来到这里,向中国客户介绍美国大豆的优势、他们农场的种植情况,同时表达对这份合作的重视,希望能继续深化合作。”
据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介绍,今年进博会期间,该协会将与美国谷物协会(USGC)、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CFNA)联合举办“2025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该协会发给《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份通稿称,论坛将围绕当今世界面临的地缘政治、贸易摩擦、供应链中断等诸多挑战,就加强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和互信,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确定性,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等一系列重要话题,进行交流探讨。“2025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将努力推动中美双方的开放沟通,进一步拓展两国农业经贸领域的合作空间,实现两国农业经贸领域合作共赢。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本次进博会来了一些美国豆农的代表。苏健介绍说,他们在进博会设立了展位,“这让我们有机会与大量中国客户交流。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客户的反馈。”苏健说,他们的职责相当于“中间人”,主要是搭建桥梁、创造条件,确保美国出口商与中国进口商之间的业务能顺利开展。他说,如今美国豆农看到两国的贸易磋商出现了进展,“他们很多人都感到欣慰和高兴。”
“我们希望能与中国众多大豆客户续存长期合作关系。我们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期间经历了不少起起落落。上周,两国领导人在韩国举行了会晤。我认为这次会晤让我们重新燃起了信心。维系这种长期关系至关重要,因为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本质上都是短期问题,而我们双方拥有携手合作的机会。”苏健说。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东亚区执行总监撒加罗(Carlos Salinas)在现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双方已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也期待着能重新开启贸易往来,继续为中国市场供应优质的美国大豆。”他认为,贸易是两国关系的支柱与压舱石,大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的种植户希望出售自家的大豆,双方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从1982年起就已进入中国市场。”
今年10月1日,撒加罗被任命为该协会的东亚区执行总监。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介绍说,撒加罗的工作之一是建立信任、拓展合作关系。
“中美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也曾共同渡过不少风浪,眼下也正处于一段挑战时期。但我们如今有望迎来风平浪静的新局面。”撒加罗说,“我们确实不希望看到贸易出现这种波动,对于美国大豆种植户来说,这种波动更是不利。”
10月25日至26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新一轮磋商。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彭博社10月31日引述美国豆农的话报道称,中美元首成功会晤对美国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此前,他们一直苦于粮仓爆满和利润因投入成本上涨、价格下跌而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