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证券报记者 何奎 严晓菲
五年栉风沐雨,以稳健与活力为底色,中国金融业递交出一份亮眼的“十四五”答卷。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十四五”时期是中国金融业成果丰硕的五年,金融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夯实、金融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回望不平凡的五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金融机构更丰富、服务实体更高效、民生保障更有力、风险防控更精准。
服务更广更深 开放吸引力更强
哪里有金融需求,金融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十四五”期间,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提升。东到抚远、南到三沙、西到喀什地区、北到漠河,金融机构网点进一步在全国铺开。
“‘十四五’以来,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更加雄厚。”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说,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五年来,我国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机构体系日益成熟。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超4000家,保险业金融机构数量超230家,证券公司数量约150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超160家;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我国占据6席……
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中国金融业整体实力的显著提升,大型机构主力军和压舱石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中小机构服务当地、特色发展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