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实践绿色金融:创新与担当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下载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中国,信托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投身于绿色金融的实践,不仅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自身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信托制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绿色项目。例如,信托公司可以通过绿色信托贷款、绿色股权投资、绿色债券投资、绿色资产证券化等多种金融工具,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此外,信托公司还可以设立绿色公益(慈善)信托,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环保教育宣传等公益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近年来,中国信托行业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涌现出许多创新实践案例。例如,中信信托截至2023年末,绿色信托业务规模已达131.61亿元。中诚信托通过“中诚信托安心11号绿色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清洁能源企业金风科技提供8.75亿元资金支持,助力其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发展。

  中航信托积极探索绿色资产管理信托、绿色资产服务信托、绿色公益慈善信托多种业务模式,设立全国首单“碳中和”主题绿色资产管理信托,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金融创新解决方案;设立中航信托·绿色生态慈善信托、中航信托·绿色乡村慈善信托,实现绿色与慈善跨界融合,助力环境保护事业与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发行全市场首单三项贴标品种ABCP,助力企业在满足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的发行条件下更好地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24年11月末,中航信托绿色信托累计投放规模超705亿元。

  山东国信落地国内首单经绿色认证的CCER碳资产收益权绿色信托,为清洁能源供热产业提供助力。本项目初始规模966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受让北清环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开发持有的CCER收益权,相当于节约标准煤排放328万吨,具有较为显著的碳减排效益。

  尽管信托行业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绿色信托业务的专业人才相对不足,绿色项目的识别和评估难度较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信托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升专业能力,创新业务模式,推动绿色信托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信托行业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不仅体现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担当,也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信托行业将在推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程久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