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合力攻坚破解合作社注销难题(合作社注消流程及费用)

小小MT4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C 栏目:金融资讯

合作社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在执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流程中,合作社成员因死亡、搬迁、失联等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全员电子刷脸实名认证,造成部分合作社变更、注销无法实现,特别是有一部分特别贫困又名下有合作社的农民享受五保、低保等相关国家救济政策受到影响。近日,哈尔滨市阿城区多部门通力协作,经过努力尝试,完成了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销工作,并梳理出一整套通过法院强制清算进行合作社注销的流程及模版,解决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66岁的哈尔滨市阿城区料甸街道海沟村农民李某,10年前因脑梗丧失了劳动能力,经过近10年的康复才能独立行走,老伴因心脏支架,常年靠药物维持。为了治病,李某一家成了贫困户。脱贫攻坚之初,为了解决李某一家的生活问题,哈尔滨市阿城区料甸街道帮助他研究申请国家低保救助,但由于他名下有一个种植合作社,不符合救助条件,需要先脱离合作社社员身份才能申请,因此他没能享受到低保救助,家中日益贫困使他不得不尽快解决合作社注销的问题。

李某名下怎么会有一个种植合作社?这事还要从2009年说起,为支持料甸街道海沟村香瓜产业发展,在村里统一注册香瓜合作社时,合作社总共有23名成员,李某是合作社的一员。料甸街道海沟村的香瓜产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育苗、田间管理、采摘、销售等环节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农村人口情况的变化,海沟村的香瓜产业发展受到制约,产业发展规模逐步萎缩,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不大,几乎名存实亡,合作社没有任何经济往来,名下也无任何财产。几年来,李某一直在向合作社申请退社。但由于合作社成员较多,时间久远,部分合作社成员已经死亡或无法联系。李某的退社想法始终实现不了。

2019年7月1日,黑龙江省实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设立、变更、注销需要电子刷脸实名认证。合作社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也执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流程。成员因死亡、搬迁、失联等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全员电子刷脸实名认证,造成部分合作社变更、注销无法实现,特别是有一部分特别贫困又名下有合作社的农民享受五保、低保等相关国家救济政策时受到了影响。李某正是这种情况。

据哈尔滨市阿城区行政服务大厅的管理人员介绍,近年来,不断有为享受国家五保、低保政策等来这里变更、注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阿城区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变更注销流程,但始终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这类合作社注销成为贫困农民申请民政低保救助、改善贫困生活质量的一道坎,一直无法解决。

阿城区行政服务大厅的管理人员一直将这部分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与农村经济方面的专业人士、合作社注销流程制定的市场监管部门多次沟通,寻求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2022年法院破产(强制清算)入驻阿城区行政服务大厅并设立窗口,法院强制清算窗口的设立,让大厅的管理人员看到了希望。企业可以通过强制清算进行注销,合作社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是否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进行注销呢?阿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立刻与阿城区人民法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阿城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这部分合作社农民的实际困难,认为尽管没有做过合作社主体的强制清算,但是可以参照企业强制清算流程进行尝试。

阿城区营商局、阿城区行政服务中心、阿城区人民法院、阿城区市场局、阿城区人社局、阿城区农业农村局、阿城区社保经办中心多家部门召开会议,决定通过强制清算补充注销材料、完成注销工作。按照阿城区人民法院的指导,各部门分别从各自涉及的清算内容及注销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定期通报情况,实时解决办理流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经过通力协作,困扰李某一家多年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23年5月20日,李某所在的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法》组织超过三分之二社员召开成员大会,做出了解散合作社的决定,之后向阿城区人民法院提交了强制清算的申请,阿城区人民法院指定合作社成员成立了清算小组,在法院公告的45天内完成了清算工作,并于2023年8月29日,拿到了法院的裁定书和决定书,李某当天就到阿城区行政服务大厅进行了工商注销,获得了注销登记通知书,等待即将落实的国家低保政策,李某一家将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正常生活。

下一步,阿城区各部门在符合阿城区市场局法定注销要求的前提下,将在有注销需求又无法实现全员电子刷脸实名认证的合作社中全面展开探索实践,切实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