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张艺
一家传统的线缆企业,正试图通过并购切入机器人赛道。并购消息刺激华菱线缆(001208.SZ)股价在9月24日“一字”涨停,市值达78亿元。
华菱线缆公告称,拟以现金等方式收购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竹智能”)控制权。标的整体作价不超过2.7亿元。
华菱线缆表示,公司将以此加速切入机器人、高频传输等业务领域,并为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华菱线缆证券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只是一个意向协议,现在标的作价是一个初步的价格,之后的交易会根据评估公司的评估价格为准。”
收购标的是三竹智能的控制权,则将不低于51%股权,交易价格或超过1.38亿元。
华菱线缆是一家电线电缆企业,其过半业务为特种专用电缆,下游包括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冶金矿山、轨道交通、电力新能源、海工石化等领域。
三竹智能成立于2017年,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是一家工业连接产品方案提供商。其主营业务为连接器和线束,产品及服务应用于伺服驱动系统、机器人、工业机械手等领域。
交易对手为自然人吴根红和江源,前者持股比例为95%。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天眼查获悉,三竹智能2022年至2024年参保员工人数分别为343人、404人和341人。去年有约15%的减员。三竹智能官网显示,其工厂使用面积1.5万平方米。
三竹智能的业务协同性、下游客户群、行业前景及盈利能力,都是华菱线缆所看中之处。
第一,双方业务协同性强,产品可集成化。
华菱线缆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业务是以线缆为主,用线缆的地方都需要用到连接器。三竹智能是连接器和线束的业务,工控行业伺服电机的连接器为主。机器人公司既要购买线缆,又要购买连接器。”
连接器是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等高端应用场景中的关键接口和“最后一环”。
“我们是这样预想的,若收购完成,可以将这两个产品做成一个组件,这样客户就不需要线缆、连接器分开采购,可以一次性购买这个组件产品。”公司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解释称。
三竹智能伺服驱动连接器 来源:三竹智能官网
第二,三竹智能下游客户群知名公司众多,且都是机器人领域产业链公司。
华菱线缆称,三竹智能深耕连接器多年,在高端设计、精密制造及客户服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
据介绍,三竹智能主要客户涵盖日本松下集团、汇川技术、先导智能、美的工业、南京埃斯顿、格力智能装备、禾川科技、雷赛智能、凯恩帝数控、新代数控等国内外行业龙头和知名上市公司。同时公司也有开拓国际市场。
因此,一旦交易完成,两件产品组件化后,华菱线缆原有面对机器人下游的线缆业务便可借助与三竹智能的产品绑定,融入后者的销售渠道,并将知名客户纳入囊中。
第三,机器人领域正处于向上风口,行业前景毋庸置疑,三竹智能盈利能力同样不错。
公告披露,三竹智能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09亿元,净利润0.25亿元,扣非净利润0.22亿元。
尽管三竹智能营收规模不大,但已实现盈利,且约12%的净利率是一个不错的表现。
反观华菱线缆所在的传统线缆行业是个薄利行业。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才12.19%,销售净利率只有2.91%。
2024年华菱线缆营业收入为41.5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
因此华菱线缆希望将此打造成公司的“第二曲线业务”。“公司对机器人行业前景,也对收购三竹智能之后的连接器组件业务有所期待。”华菱线缆证券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华菱线缆销售毛利率情况 图:界面新闻编制
“公司的特种线缆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或工业机器人,产品已为相关企业迭代配套。”在9月的一次投资者交流时,华菱线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秘李牡丹透露了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情况。
其中,工业机器人包括四大核心产品:
- 一是矿用机器人光电复合缆,适配矿山场景下的工业机器人设备需求;
- 二是ROV海洋机器人用线缆,主要适配海洋钻井平台的水下作业设备,适用水深可达数千米;
- 三是农业机器人线缆,公司与中联重科开展线束和组件的战略合作;
- 四是航天领域,适配装备机械手臂,可提供复合传输线缆。
人形机器人线缆领域方面,李牡丹透露:“公司已就相关产品与多家企业完成送样、试样及产品迭代工作;同时,也与深圳行知行、上海图灵等机器人企业展开了技术层面的交流对接。此外,公司已围绕人形机器人线缆开展专利申请、标准制定、产业规划等工作。”
不过,此次对三竹智能的交易有三处值得注意。
首先,收购标的有一定溢价。
截至2024年末,三竹智能总资产1.85亿元,净资产0.94亿元。2.7亿元的初步价格相当于溢价约187%。评估报告尚未披露,届时还要看最终的交易估值情况。
其次,为何业绩承诺保守?
此次交易带有“对赌协议”。交易对手初步承诺,三竹智能在2026年至2028年净利润合计约为7100万元至7500万元。最终业绩承诺将根据评估报告及交易对价由双方协商确定。若低于承诺业绩,则交易对将进行业绩补偿。
三竹智能去年净利润已经实现了2500万元,今年不在承诺期,未来三年的承诺年均最高值也为2500万元。三年零增长的承诺业绩,对一家处于高速增长的机器人领域的公司来说,这一承诺是否过于保守?
“这只是初步的意向协议,不是一个浮夸的承诺。”对此华菱线缆人士如此回应界面新闻记者。
交易还设置了超额业绩奖励,承诺期满后,累计实际净利润超过承诺业绩的,三竹智能将以现金形式向核心团队发放超额业绩奖励。
不过,本次交易正式文件尚未正式签署,尚无法预计对华菱线缆当年经营业绩的影响。
再次,并购何时落地?
今年3月,华菱线缆还披露过另一则收购计划。公司拟收购湖南星鑫航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后者主要为耐高温防热材料、氮化硅陶瓷制品、酚醛树脂材料等业务,为航天工程提供配套产品。截至2024年末净资产为1.34亿元。
半年已过,华菱线缆尚未披露对星鑫航天新材料的收购进展。
未来华菱线缆是否还有机器人产业链领域的相关并购计划,对此,华菱线缆人士对界面新闻称:“公司会围绕线缆产业链相关产业进行延伸,扩大经营。关注的方向还是自己的产业,线缆行业下游的航空航天、矿用等领域,机器人只是其中一个领域的客户。”
“并购重组是公司持续发展战略,”李牡丹也提到了并购方向,“上游方向聚焦于特殊导体及高分子材料企业,能塑造公司产品独特优势;下游聚焦于连接器、组件、柔板(FPC)等企业,可推动公司产品转型升级;横向关注具有差异化产品、技术领先、具备特许资质的同行线缆企业。”
此外,华菱线缆正推进再融资事项。公司2023年定增事项于2025年6月获证监会注册批复。公司拟募资12.15亿元用于新能源及电力用电缆生产建设项目等三项产能建设项目、数智化升级及综合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控股股东承诺认购不低于3亿元。
华菱线缆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定增事项还在进行之中。相关定增募投项目也都在正常建设中。
并购是企业可以快速切入新赛道的方式,资本市场对传统制造企业跨界并购的故事给予了积极回应。不过,华菱线缆前次航天新材料并购未完成,又来推进机器人领域的并购,最终能否将纸上协议落地并带动增长仍是未知。交易落空的风险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