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基金谭小兵:海外授权+医保政策双重驱动,创新药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小小MT4 来源:新浪基金 °C 栏目:金融资讯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成为引领市场上行的主流板块之一。不过,近期海外创新药相关消息扰动市场,整体波动有所加大

  与此同时,创新药又迎政策利好,审批审批效速度加快。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其中提到:为进一步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提高临床研发质效,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那么,行至当下,创新药板块的真实投资价值究竟如何?基本面又有哪些变化?医药板块还有哪些细分领域的机会值得关注?一起来看看长城基金基金经理谭小兵的最新研判~

  • 今年以来创新药经历了一波非常亮眼的上涨,其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

  谭小兵:2025年以来,创新药板块的显著上涨是基本面突破、政策支持与估值修复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产业层面,中国创新药企的研发能力已获国际认可,出海授权进入爆发阶段,2025年上半年BD交易总额超600亿美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同时,行业头部企业等进入盈利周期,商业化价值持续兑现,技术上双抗、ADC、小核酸等颠覆性技术也在推动研发效率提升。

  政策层面,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建立丙类药品目录、优化创新药医保准入等16条举措,从顶层设计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保障。此外,医保支付改革和药监加速审批(2025年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为创新药提供了全链条支持。

  估值层面,创新药板块经历三年深度调整后迎来修复。2025年初,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叠加宏观流动性宽松和市场风险偏好转向科技成长赛道,同为成长方向的创新药板块成为资金重点关注对象,资金大幅回流,进而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创新药作为科技属性资产,市场短期存在波动较大的情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当前市场对创新药方向有一定的分歧,从估值到基本面,您觉得创新药当前处于什么样的投资阶段?

  谭小兵:从投资阶段来说,个人认为创新药行情尚处于上半段。

  从基本面来看,一方面,当前国内药品市场中创新药占比不到2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50%,仍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创新药出海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万亿美金,但当下BD的项目数占比已经提升到40%左右,预计未来 “中国基因”的创新药会在全球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

  从估值面来看,本轮创新药行情的重点增量市值空间,主要来自于海外价值的兑现度带来的重估,仅考虑海外交易估值体系,仍有不少风险对折,目前市场对BD出海产品的估值多数在1倍PS,而实际拿到里程碑、销售分成后,PS估值有望提升至2倍甚至更高。

  3、国内在哪些疾病治疗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哪些因素推动国内创新药持续发展?展望后市,可关注哪些细分领域机会?

  谭小兵:国内创新药企具有显著优势。首先,中国有14亿人口,临床研究推进速度比海外快很多。其次,在研发成本方面,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再者,在双抗、ADC等前沿领域,中国与海外差距不大。国内创新药持续发展的推动因素包括:人才回流、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助力,以及越来越活跃的BD交易带来的资金支持。

  展望后市,粗略来看,具有强烈未满足需求的大适应症、尤其是当前可选药物相对较少的领域更具有诞生重磅大药的潜力。

  结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ADC和双抗/多抗领域处于全球爆发前夜,其在肿瘤领域有望接棒当前PD1和化疗的产业地位,通过疗效优势提升患者的生存周期,并在更多的适应症方面展现优势;GLP-1类代谢疾病药物已经通过商业化快速放量展现出统治力,目前口服剂型、长效制剂成为竞争焦点,此外围绕当前肌肉流失等问题的新型解决方案也有投资机会;此外,基因治疗为治愈罕见病带来了希望。

  4、近年来,国内创新药企在海外授权交易活跃,医保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将如何重塑创新药行业的竞争格局?

  谭小兵:近年来,国内创新药企凭借海外授权交易的爆发式增长和医保政策的全链条支持,正在深刻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海外授权呈现量价齐升态势,这种国际化转型不仅改善企业现金流,更推动竞争从同质化仿制转向差异化创新,具备全球竞争力管线的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同时医保政策提供关键支撑,国家设立丙类目录破解支付瓶颈,为100多个创新药提供商保支付通道,并建立入院绿色通道和多元支付体系,2024年创新药医保支出达2020年的3.9倍。

  在海外授权与医保政策双重驱动下,行业正形成“头部集中+国际化加速”的新格局,企业从依赖医保支付转向“医保+商保+海外收入”的多元结构,竞争核心从Fast-follow转向ADC、双抗等原始创新,真正具备全球创新能力的药企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5、您管理的产品获得了较好的业绩,您觉得原因有哪些?从个人背景出发,您觉得在医药投资领域您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谭小兵:个人认为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坚持深耕医药行业,这是前提,做行业基金投资必须深入产业。我很幸运在医药行业爆发初期进入该领域,见证了近20年产业高速发展期,能够深度理解行业底层逻辑与产业链脉络;二是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和年轻人在一起。每个行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领头细分领域,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其发展基本沿着“原料药-首仿药-CXO-创新药”的产业脉络走,这需要基金经理不断学习,以年轻人的思维去理解景气度最高的领域。

  从个人背景来看,我出身实业,曾在医药上市公司任职,这一经历为我的医药投资赋予了独特优势:熟悉产业运行基本规律,能够以更理性、客观的视角观察企业发展,不会过于悲观或乐观。

  6、请问您在创新药方向上选股是怎么做的?偏向右侧还是左侧买入?更重视港股创新药还是A股?

  谭小兵:在创新药方向的选股上,我更偏向右侧买入,会在产品靶点有更多的POC数据证明出BIC或FIC潜质,才会进行重点关注。

  对于创新药领域,不管是港股还是A股,其实都是一体的,都需要重视,这样才能对比给组合选出更优秀的标的。

  选股方面,我主要遵循三个标准:第一,成长空间大,因此我对标的位置与估值的容忍度相对较高;第二,所处行业景气度高,且标的基本面在行业内属于佼佼者;第三,管理层诚实正直,可跟踪性强。

  免责声明: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受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且不得对本通讯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