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是怎样影响期货市场的?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金融资讯

  来源:一德菁英汇

  回顾21世纪至今的三次农产品价格上涨,都发生了极端天气引发的减产,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产量都可能会受气象条件影响产生不同程度波动。

  01、过往案例

  可以大概将其梳理成以下三次:2005年-2008年,由于极端天气与贸易保护主义相互作用,导致粮食供应下滑;2010年-2012年,再次受到极端天气、贸易保护政策作用,外加地缘政治危机共同影响了农产品市场;2020年-2022年,极端天气拉尼娜现象导致农作物出现减产。

  • 2005年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袭击和中部南部热浪的影响,小麦、玉米、大豆都较上一年度出现了不同程度减产;

  • 2006年-2007年

  欧盟受到洪涝灾害和温带风暴影响,小麦接连减产;

  • 2010年

  欧洲遭遇风暴辛加袭击,小麦和玉米产量均有下降;

  • 2011年

  美国遭受暴风雪、龙卷风和干旱的冲击,玉米减产约300万吨,大豆和小麦减产约600万吨;

  • 2012年

  印度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大米产量增幅由正转负;

  • 2020年-2021年

  拉尼娜现象导致全球重要小麦产区频繁出现干旱,导致美国小麦产量和品质严重下滑,减产约500万吨;

  • 2022年

  热浪抵达印度,威胁小麦生产,2022年小麦较上年减产约500万吨。

  02、什么是拉尼娜

  我们今天要说的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它通过改变大气环流,导致全球气候模式发生显著偏离。

  03、拉尼娜如何影响气候

  • 美洲地区

  美国南部和南美洲(如阿根廷、巴西)干旱少雨,而北美西北部和加拿大则面临更多寒冷与降水。

  • 亚太地区

  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东南亚地区降雨增多,甚至引发洪涝;中国易出现“冷冬暖夏”,冬季寒潮频繁,夏季台风偏多。

  • 其他地区

  非洲南部可能更加多雨,而东非则趋于干旱。

  04、如何影响期货

  农产品是典型的“看天吃饭”的行业,其价格对拉尼娜的敏感度最高。这些气候异动直接干扰了全球主要“粮仓”和“资源库”的生产与供应,从而传导至期货市场。

  • 北美地区

  拉尼娜通常导致美国南部平原和西南部干旱,威胁冬小麦生长。同时,它也可能给美国中西部玉米、大豆带来关键生长期的干燥炎热天气,导致作物“单产”下滑。

  • 南美地区

  强拉尼娜通常导致阿根廷和巴西南部严重干旱,摧毁正处于关键生长期的大豆和玉米作物。与此同时,巴西北部则可能降雨过多,影响收割和物流。

  • 亚太地区

  拉尼娜为马来西亚和印尼带来超量降雨。虽然长期对土壤墒情有利,但持续的暴雨会阻碍人工采摘、运输,降低棕榈果的出油率,导致短期供应紧张。

  此外,拉尼娜现象可能影响全球商品外运,导致关键工业品如焦煤铁矿石供应中断风险增加。之前拉尼娜事件造成全球三分之二海运焦煤市场暂时关闭。

  05、今年的拉尼娜

  结合今年的情况,一德期货分析师李金涛/F3015806、Z0013195/对四季度简单展望如下: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9月2日发布的最新通报,今年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在9-11月期间赤道太平洋的海面温度降温至拉尼娜现象水平的可能性达55%,10-12月出现拉尼娜条件的可能性略有增加,至约60%。另外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预测也显示,2025年10-12月期间拉尼娜发生的概率为71%。所以今年四季度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对一些期货品种产生影响。

  对于农产品期货,拉尼娜现象对南美大豆产量影响显著,近二十年的拉尼娜事件多导致其大豆减产,幅度在1%-51%不等,推动国际大豆期货价格走高。拉尼娜也可能导致美国南部地区面临干燥天气,灌溉压力大,可能影响玉米灌浆成熟和棉花吐絮,导致收获期延迟。另外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拉尼娜带来更多降水,可能导致棕榈油产量增加,从而增加出口压力,会对棕榈油的全球价格构成负面打压。不过如果拉尼娜出现极端降水天气,又可能对棕榈油生产和运输造成不便的影响。

  编辑:武宇杰

  审核:王舟青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际操作建议。期市有风险,交易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