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的债务,有人竟然愿意“职业背债”?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金融资讯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记者:杜肖锦

  你听说过“职业背债”吗?近年来,一些明显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及还款能力的人被不法贷款中介层层包装,通过虚构职业、资产、流水等方式,骗取银行贷款资金,事成后不法中介与背债人从中分赃分成。被“包装”的人背负大量银行贷款,成为“职业背债人”,陷入“老赖”的泥潭。

  拆解“职业背债”陷阱的套路,其实并不复杂。一是虚假宣传引诱。以“无需还款即可获得高额回报”“只需贡献自己征信”“短时间轻松获得高额酬劳”“不用本人偿还债务”等话术为诱饵,吸引目标人群。二是伪造材料骗贷。制作虚假职业证明、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资料,将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包装成“优质客户”,骗取银行贷款。三是抽取高额分成。获取银行贷款后,不法分子抽取高额分成,将相关债务和风险全部转嫁给背债人承担。

  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的债务,谁来背?为什么有人会愿意背?

  梳理裁判文书网相关案例后《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发现,所谓“职业背债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是文化程度不高,对后果风险一知半解,他们往往被不法贷款中介许以高额回报,被所谓的“只要动笔签个名字,就能轻松获得高额报酬”所引诱,背上巨额债务;另一类人是对风险后果有认知,但贪图“赚快钱”“干一票大的就上岸”,自愿成为不法分子的“白手套”。

  目前,在一些社交平台,仍有人在鼓吹职业背债人“无需还款”“只需贡献自己的征信”“当老赖无所谓”等言论。然而职业背债并非如此“轻松”,反而可能面临民事和刑事双重风险。

  在民事责任上,“职业背债人”到手的“背债费”“分成”不过是所背债务的沧海一粟,且要对全部债务承担还款责任,一旦逾期未还,不仅要承受高额罚息,还会被债权人起诉。若拒不履行,将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出行,影响子女求学就业。

  在刑事责任上,“职业背债人”可能涉嫌贷款诈骗罪,洗钱罪,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等多项罪名,与不法贷款中介同样面临牢狱之灾。

  例如,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一则“职业背债人”案件显示,以翟某某为首的4名贷款中介,在明知被告人连某某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为其编造虚假的工作单位、住址、伪造公积金缴纳记录的方式,骗取两家银行个人信用贷款共50万元。到账后,翟某某等人从中抽取60%左右作为佣金。此后,翟某某等人还将20多名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员包装为医药公司、建筑公司等单位职员,以此骗取上海某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共计1110万元。

  经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2024年9月,法院以贷款诈骗罪判处翟某某等4名贷款中介有期徒刑12年至3年9个月不等,判处连某某等30名借款人员有期徒刑2年6个月至2年3个月不等。

  事实证明,职业背债,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广大金融消费者要自觉抵制各类金融诈骗行为,增强自己的风险意识,别被一时的小恩小惠迷晕头脑,走上作茧自缚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