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情绪释放无碍债市中长期向好

小小MT4 来源:证券日报 °C 栏目:金融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苏向杲

  近期,债市出现较大波动,引发市场讨论。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8月1日至9月12日,中证全债指数(净价)下跌1.11%。其中,备受市场关注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返1.8%上方。

  截至7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超过190万亿元。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是债市的主要投资者,同时,众多个人投资者通过持有各类资管产品间接参与债市投资。此番债市波动难免引发部分投资者的担忧。

  应如何看待近期债市波动?笔者认为,债券市场天然具有波动属性,短期回调属于正常市场现象。从中长期视角看,支撑债市向好的根本逻辑未变,多重因素共振有望推动债市健康、平稳运行。

  其一,宽松的资金面为债市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通过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有效稳定市场预期。银行间资金利率始终在政策利率附近窄幅波动,未出现趋势性收紧,有利于缓解债市调整压力。央行在近期召开的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上明确表示,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有望持续为债市提供良好的流动性支持。

  其二,“买方力量”支持债市平稳运行的逻辑未变。

  近期债市的调整,受到“股债跷跷板”效应、债市前期上涨较快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买方力量”将持续推动债市平稳运行。从国际经验看,市场利率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内难以改变。在当前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居民对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等资管产品的配置需求持续增长,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债券的配置力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险资、银行理财资金对债券的配置比例均较年初有所提升。长期来看,险企、商业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等机构是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的重要买入力量。

  其三,监管部门持续呵护债市健康运行。

  随着债市规模持续增长,其平稳健康发展对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方面,规模庞大的债市既关乎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也关系着居民的“钱袋子”;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利率,特别是国债收益率,为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定价提供了基准和参照,稳定的债券市场利率对金融体系至关重要。基于此,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完善债券市场制度,市场透明度和韧性显著增强。长期来看,监管部门的呵护,将推动债券市场健康运行。

  其四,宏观经济向好将持续缓解投资者对于债市信用风险的担忧。

  从信用风险的视角来看,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经济内生动能得以修复,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有望改善,从而降低信用债违约风险。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协同发力,将进一步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为债券市场营造更为稳固的宏观基础。

  综上,近期债市调整可能更多是阶段性情绪释放与技术性回调,并未改变市场中长期向好的根本逻辑。在资金面宽松、配置力量强化、政策呵护与宏观经济改善等多重因素的支撑下,债券市场有望逐步回归平稳,继续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稳健资产的重要职能。

  当然,需要特别提醒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是,尽管支撑债市中长期健康发展的逻辑未变,但金融机构仍需合理配置债券类资产仓位,审慎控制杠杆水平,避免债市短期波动对资产负债表造成严重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