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华泰柏瑞、中欧等多家公募密集限购 超300只基金“闭门谢客”背后:规模与业绩平衡术?

小小MT4 来源:新浪基金 °C 栏目:金融资讯

  市场火热之下,公募基金行业却出现一波“限购潮”,易方达、华泰柏瑞、中欧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对旗下绩优产品开启限购模式,或传递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的转型信号。

  8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上涨,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市场成交额创历史次高。随着公募基金年内收益不断增长,资金涌入压力也随之增加。

  众多业绩领先的基金产品近期却纷纷宣布限制大额申购。仅8月1日至8月17日,全市场就有逾300只公募基金产品公告限制大额申购,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占比近40%。

  易方达、华泰柏瑞等多家公司发布限购公告,绩优产品成限购重点

  易方达基金公告称,旗下先锋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瑞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即日起暂停大额申购及大额转换转入业务,下属分级基金的限制申购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

  华泰柏瑞基金自8月26日起对旗下中证2000指数增强产品实施限购,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该基金今年以来表现强劲,跟踪中证2000指数的相关基金涨幅在宽基指数中居前。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自8月26日起暂停南方纯元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超过500万元的大额申购、定投和转换转入业务。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则公告,自8月29日起限制华夏鼎顺三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申购及转换转入业务,限制金额为单日累计不超过10万元。

  绩优基金成为此轮限购的重点对象。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近一年收益达96.96%,同类排名前2%;邵洁管理的中欧科创主题近一年收益率96.01%,同类排名前2%。

  这两只基金已于8月9日分别公告单日单账户限购100万和10万元

  规模管理与持有人利益保护成限购主因

  基金限购的主要原因在于保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尤其是对于采用特定投资策略的基金而言,规模的快速扩张可能演变为“甜蜜的负担”。

  以专注中小盘股投资的基金为例,这类标的本身市值较小、流动性有限,一旦基金规模短期内急剧膨胀,基金经理在调仓时便会面临难以快速匹配足量适配标的进行交易的困境7。

  保护持有人利益是基金公司限购的核心考量。业绩表现好的基金往往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基金公司这时限制买入,实际上是在帮助投资者避开风险。

  如果在行情火热时大量资金涌入,基金经理只能硬着头皮在高价买入股票,这不仅可能损害新投资者的利益,也会稀释老投资者的收益。

  流动性管理也是基金限购的关键因素,尤其体现在QDII基金与重仓股流动性较差的基金上。

  对于QDII基金,其外汇额度有限,若申购资金过多,很容易就会超过额度上限,无法正常进行海外投资。

  基金公司的限购行为也反映出公募行业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的深刻转型。

  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出台,强调要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要求主动权益基金建立“规模-业绩”动态平衡机制。

  截至8月26日,市场上本月已有634只基金发布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相关公告

  基金限购潮背后,是公募行业从追求规模增长到注重持有人在投资体验的转型。个体明星基金经理的模式正在让位于团队化、平台化的投研体系建设。

  限购从来不是投资的终点,而是考验策略与耐心的起点。对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买不到限购基金,不如读懂这些信号背后的深意,在资金狂热时保持冷静,在机构控节奏时关注长期价值。

  备注:本文由AI辅助,根据基金公司公告、Wind数据整理而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