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猪价稳中略涨,收储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金融资讯

(来源:猪易通)

猪价   在持续探底后终于显现企稳迹象,北方多地主流报价稳定,河南地区龙头企业连续小幅走强,市场情绪悄然转变。

8月25日,北方生猪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局部地区小幅上涨。黑龙江省外三元生猪价格稳在6.6-6.7元/斤,主流价6.67元;吉林省稳在6.55-6.7元/斤,主流价6.6元。

辽宁省稳定在6.5-6.7元/斤,主流成交价6.567元。河北省稳在6.7-6.9元/斤,主流报价6.78元。

河南省稳中偏强,维持在6.7-6.85元/斤,个别报价偏强;山东省稳在6.8-6.9元/斤,主流6.89元。

01市场概况:供需博弈,猪价企稳

週末北方市場主流穩定,散户毛猪价格基本上稳定为主,没有明显波动。河南地区龙头企业连续小幅走强,显示部分规模养殖场有挺价意愿。

当前市场呈现明显的供需双增局面1。供应端方面,8月份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增加5.27%,南方还出现了猪病散发现象。

需求端则缓慢回升,但对猪源承接能力较为有限。这种供需博弈导致国内猪价在连续下跌后呈现底部拉锯走势。

02收储启动:政策托底,信心提振

国家将于近期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华储网已经发布通知,计划于8月25日进行1万吨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

这相当于屠宰20万头生猪的量级,对稳定市场情绪有积极作用。

收储政策的启动,是因为全国平均猪粮比价已跌至6:1以下,进入了三级预警区间。

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此时需要采取收储措施来稳定市场。

03区域差异:南北分化,趋势明显

近期猪市场一个显著特点是南北地区价差拉大。南方地区如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价格还在上涨,海南甚至能够保持在8元/斤的水平,广东最高达到7.8元/斤。

而北方地区则是华北、华东、华中、西北10省集体下跌。这种分化格局主要源于消费支撑力的差异。

南方地区消费市场相对活跃,加上天气炎热导致猪生长速度放缓,养殖成本较高,使得价格能够获得支撑。

北方地区则因为中秋备货接近尾声,屠宰场补库积极性不高,加上养殖户出栏量增加,导致市场供过于求。

04养殖亏损:深度亏损,压力巨大

当前养殖端正处于普遍亏损状态。数据显示,自繁自养亏损近10元/头,而外购仔猪育肥亏损超200元。

这种深度亏损局面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导致养殖端认亏出栏情绪减弱。

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高位,仍达4043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3.7%7。这种供应过度的格局是导致猪价低迷的根本原因。

饲料成本虽然有所下降,玉米价格持续走低1,但并不能完全抵消猪价下跌带来的压力。

05未来展望:短期反弹,长期调整

对于短期市场走势,随着天气转凉和开学季临近,需求有望逐步回暖。

8月末学生返校临近,下游市场集中备货需求或将回升,屠企订单量有望增加,日均采购猪源需求或将转强。

国家收储政策也将对市场产生一定支撑作用3。物极必反,生猪价格连续新低后,市场情绪逐步改善,8月末猪价或有“翘尾”的机会。

但从长期来看,2025年下半年生猪供应仍处于充裕阶段,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偏高7,行业仍需进行深度调整才能实现根本好转。

随着秋意渐浓,“贴秋膘”的传统时节即将到来,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有望逐步回暖。

二手育肥市场也开始有少量重新入场的迹象,这对市场行情有一定影响。

未来几日关键看消费提升程度和库存消化速度。若供应持续放量,猪价还将在震荡中徘徊一段时间。

养殖户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反弹窗口,合理安排出栏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