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停火”下的消费贷经营策略选择——银行机构动态跟踪2025年第八期

小小MT4 来源:兴业研究 °C 栏目:金融资讯

本文作者 | 吕爽 唐澄澄 吕思聪 陈昊 鲁政委

银行机构动态跟踪,半月报

本期关注:据媒体报道,2025年3月,部分银行要求自2025年4月起,新发放的消费贷年化利率不得低于3%。若此举措在各银行全面落地,银行在消费贷产品价格上的过度竞争或得到缓解。本期我们将聚焦2024年上市银行消费贷经营策略和情况,以及本次消费贷价格战“停火”对银行的可能影响进行分析。

从规模增速来看,2024年各银行个人消费贷增速表现不一,国有大行保持高增速,而股份制行及部分城商行规模增速分化。从消费贷价格来看,近两年银行消费贷产品“价格战”愈演愈烈。

根据我们测算,若2025年4月起,新发放消费贷年化利率不得低于3%的要求落地所有银行,如果存量消费贷到期后均需续贷,那么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或将使得全国性银行约0.67万亿元存量消费贷在续贷时的利率出现抬升,占全国性银行整体消费贷规模约15%。其中,大多数受影响消费贷为股份制银行所发放。

在实践中,近年来不少银行消费贷产品不良率高企。具体来看,消费贷的资产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通过互联网发放的个人消费贷上,部分银行受互联网消费贷风险增加影响,2024年个人消费贷不良率增长较快。虽然银行消费贷价格战“停火”或能在短期缓解部分银行消费贷收益与成本不匹配的困境,但从长期来看,银行消费贷行稳致远或还需要通过优化客群选择、强化自营渠道、建立自主风控体系等措施的落地。

银行机构战略级组织架构调整:1、建设银行建立“千企万户大走访‘236’”工作机制;2、2024年银行网点“加减法”:工行、邮储缩减超130家,多家股份行继续扩张。

银行机构产品及业务布局变化:1、超50家银行关闭ATM扫码存款业务;2、建设银行创新服务雄安新区加速发展;3、建设银行联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举办“善建科技 智行未来”科技型企业交流推介会;4、农业银行首笔资金流信息共享平台应用贷款落地;5、广发银行拟新增“跨境理财通业务”收费项目;6、中信银行发布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方案;7、浦发银行张江科技支行挂牌上海银行业首家“宠物友好”网点;8、上海银行推出《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9、南京银行创新开展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业务;10、北京银行成功落地杭州市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11、杭州银行落地“燃气证”金融服务;12、宁波银行以金融科技打造杭州“数字房票”新范式;13、兰州银行落地甘肃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14、九江银行“有机硅产业贷”贷款余额破亿,助力永修县打造“世界硅都”。

银行机构数字化创新: 1、银行对金融大模型运用加速推进;2、浦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数据经营管理实践报告》;3、浦发银行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跨境e站通”全新上线。

其他:1、银行估值提升计划密集亮相。

本文作者: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本报告由兴业研究(CIB Research)提供。本报告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均依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通过合法渠道获取,但兴业研究不对本报告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作出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且报告阅读者也不应依赖报告中的任何信息。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兴业研究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承诺及时发布任何更新。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阅读者应在综合各类信息后自行作出所有商业决策。对于基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可能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兴业研究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中的所有观点和分析均为研究员个人的意见,代表其独立的分析判断,并不代表兴业研究的立场。兴业研究可能基于不同的市场情况、数据来源或分析方法发布其它与本报告中的内容或观点存在差异的报告。研究员将尽力确保报告的客观性和中立性,但不对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或关联事项承担责任。报告阅读者应自行独立评估所有相关风险,兴业研究和研究员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要约或投资建议,且不能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兴业研究未对本报告中信息是否适合特定投资者或个体做出任何评估,也不推荐报告阅读者基于报告内容采取任何行动。

本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或其他形式的偏见。报告阅读者不应以任何形式将本报告解读为具备任何主观倾向的观点。兴业研究和研究员不对任何误解或从偏见角度解读报告所产生的后果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为维护自身权益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本报告的版权为兴业研究所有,未经兴业研究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分发、发表或以其他方式公开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本报告已正式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中,否则,本报告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引用或发布本报告内容必须注明出处为兴业研究,且不得篡改、删节或修改报告内容,以免歪曲原意。

兴业研究保留对本免责声明条款进行修改、更新或最终解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