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药笔记)
▎Armstrong
2025年11月11日, BioNTech举办2025年研发日活动,系统介绍了其研发布局和进展情况,围绕肿瘤仍然是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mRNA免疫治疗三个方向进行全方位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优先级项目中,除了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开发的PD-L1/VEGF双抗之外,还列进了OncoC4合作开发的新一代CLTA-4抗体Gotistobart。Gotistobart探索的适应症包括二线及以上治疗鳞状NSCLC、前列腺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瘤。
Gotistobart由OncoC4研发,2023年3月,BioNTech与OncoC4达成合作开发协议,OncoC4收到2亿美元预付款,以及额外的里程碑和双位数百分比销售分成。
Gotistobart基于OncoC4创始人刘阳、郑盼教授的多年机制研究而开发,可以通过pH依赖性的方式选择性清除肿瘤微环境(TME)中的Treg,从而达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更优平衡。
全新的设计使得Gotistobart可将肿瘤杀伤效应和irAE副作用相分离,改善治疗窗口,提升抗肿瘤疗效的同时仍保持了良好的耐受性。
临床前数据证明Gotistobart的治疗窗口显著改善。
1/2期临床多个瘤种都证实Gotistobart可以有效清除Treg细胞。
Gotistobart正在进行二线治疗鳞状NSCLC的关键三期临床,该三期临床由无缝衔接的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部分为剂量确认部分,第二部分为关键临床部分,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为PFS和安全性。第一部分数据将在下个月在NACLC会议上披露。
从肺癌这一关键适应症来看,PD-L1/VEGF重点布局前线治疗,新一代CTLA-4抗体则着重突破PD-1耐药后的二线治疗场景。
BioNTech预计在明年读出Gotistobart三期临床第二部分的数据,意味着即将完成最后的POC。
今年10月,OncoC4宣布Gotistobart已经获得NMP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PD-1耐药的临床NSCLC患者,依据是PRESERVE-003三期临床第一部分的数据,意味着已经拿到显著改善的疗效数据,期待下个月BioNTech披露的具体数据。
总结
从2014年PD-1抗体首次获批以来,整个行业都在寻找新的checkpoint,但整体上进展聊聊。近几年来,免疫治疗开始出现较多进展,且中国企业和科学家扮演重要角色。PD-1/VEGF成为迭代PD-1的重要方向,并吸引MNC纷纷布局,其定位重点主要是前线治疗替代PD-1。对于PD-1耐药人群,仍然存在巨大的临床空白,信达PD-1/IL-2、OncoC4的新一代CTLA-4抗体、复宏汉霖PD-L1 ADC等陆续展示出优异的疗效潜力。OncoC4刚刚完成近5000万美元B轮融资,用于推动CTLA-4抗体、PD-1/VEGF抗体等众多创新管线的临床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