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曾被视为“揽储利器”的长期限定期存款库存“告急”。近日,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发布调整存款利率通知,在对3个月至3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进行调降的同时,明确“取消5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查看多家银行APP并走访几家银行网点发现,不少银行的特色存款产品、大额存单最长存期仅为3年。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当下,银行业正对中长期储蓄产品进行重估与调整:部分产品悄然下架,而仍被保留的产品则附上了更为精细的管理规则。
5年期定期存款踪影难觅
“村镇银行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主要是因为银行对未来利率走势有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因此根据自身负债结构调整揽储策略,降低长期负债水平。”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点评指出,取消5年期定期存款大概率会成为一种趋势。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许多银行推出的特色存款、大额存单中,5年期定期存款已悄然离开产品货架;5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优势相对并不明显,或被赋予更精细的管理规则。
大型银行方面,目前在六大行的手机银行APP上,5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最高可至1.60%,不过带有一定门槛限制。
比如,记者在中国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中操作发现,如果存款金额达不到10万元,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仅为1.30%;只有存款金额达到10万元,才能触发1.55%的最高利率。中国银行APP显示,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最高为1.6%,起存金额至少为2000元。
在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中,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普遍存在,短期限存款选择更加丰富,长期限存款则相对较少。
比如,招商银行手机银行APP中,特色存款产品最高期限为2年,年化利率1.4%。该行的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只有1.3%。民生银行手机银行APP中1万元起存、3年期“安新存”特色存款产品年利率为1.7%,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仅为1.35%。北京银行面向个人养老金账户及北京市第三代社保卡客户的专享3年期存款产品年利率最高可至1.75%,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只有1.35%。
“现在3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比较低,这类产品也不是我们主推的。年底虽然有营销压力,但目前也没有收到提高利率的通知。”北京地区一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年末揽储不再依赖高息存款
从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当前,银行业整体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以更精细化的管理来平衡规模、成本,既是金融管理部门引导的方向,也是银行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必由之路。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向记者指出,在负债端精细化管理方面,银行可以考虑优化存款结构,如提升活期存款占比或者压降高成本长期定期存款,降低付息成本。同时,参考市场利率变化动态调整定价,拓展同业存单等多元化负债来源,平衡流动性指标与成本。
艾亚文建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资产配置,增加高收益资产比重,如优质信贷资产以提高资产端收益率。同时,通过规范存款定价避免无序竞争,合理控制高息存款产品,减少负债成本。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个性化产品,增强客户黏性,减少存款流失。
年末通常是各家银行的营销旺季,也是引客、留客的关键时期。当高息长期限存款不再是“揽储利器”,银行该如何平衡旺季营销与成本管控?
北京地区一城商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来咨询定期存款的客户变少了。对于追求财富稳健的客户,目前主推的是一款专门为年末揽客设计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R2,业绩比较基准在年化2.20%至2.40%。“封闭期限比较短,大概3个月,是产品的一个亮点。”
“在金融服务更加综合化的当下,银行应综合发展多种业务,实现资金留存,以更好地丰富存款来源。”娄飞鹏表示,商业银行需要避免单纯采用价格竞争,可考虑通过“预提醒”、设计专属方案等方式,留住既有存款,同时通过发展资产和中收业务来沉淀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