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酒业协会CADA
11月9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中国黄酒T8峰会在绍兴召开。
本次峰会以“跨界融合,变革重塑”为主题。邀请中国黄酒T8领军企业领导共同参与,共同探讨中国黄酒产业发展未来。本次峰会旨在通过黄酒产业打破行业边界、重构价值链条的战略转型,倡导以跨界思维推动产业基因重组,通过技术革新重塑产业根基、模式创新重构商业逻辑、文化焕新重建品牌认知,共同培育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会上发表了总结讲话。
宋书玉理事长表示,黄酒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酿酒技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在一年一度的峰会上,我们要汇聚产业的集体智慧,为产业的未来发展探索一条清晰的道路,并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使这一古老的酒种焕发新的活力,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此,宋书玉理事长分享了五大思考:
第一点,传播文化,提升认知。
黄酒在所有酒类中,在消费者层面的品类认知上相对较弱,黄酒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并不清晰。我们需要让消费者回答几个问题,并且要非常明确:什么是黄酒?什么是黄酒文化?我们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让所有消费者了解,黄酒需要强调文化,黄酒是最具文化底蕴的。然而,我认为黄酒在文化传播方面做得并不好。
当前产业面临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文化问题。只要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并想通了文化层面的问题,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因此,在这方面,我们的黄酒产业应当充满自信,但在文化的传播上做的还不够。
文化有三种具体的表现形式。首先是我们酿造的非遗传承,消费者对此知之甚少;其次,黄酒是一种比白酒更为古老的酒类,但现存的活态酿造遗址方面,白酒的保存状况比黄酒更好;第三,典籍、典章等文献。实际上,在讲述文化时,黄酒文化可以通过这三种非常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我们并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些具象的文化来进行传播,黄酒行业应该自我反省。
事实上,关于酒的文化和科普,对于整个中国酒业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但对于黄酒来说更为重要。为了更好地传播酒文化与酒知识,中国酒业协会持续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认为黄酒应抓住这一机遇,让黄酒的主要企业联合起来,在协会的带领下开展大规模的科普与文化传播活动。通过协会、产区政府、骨干企业、科研院校共同合作,进行文化构建、文化品质、文化个性化以及产业文化的弘扬。譬如,打造“黄酒之韵”文化IP,举办全国大学生诗酒文化大赛,持续不断地展现和传播黄酒的历史文化,提高其知名度,并构建传播矩阵以触达消费者,从而提升黄酒在消费层面的品类认知。
另外,在文化和认知层面,我们需要激活文化表达,以创意促进美好生活。不能仅仅强调过去的辉煌与灿烂,更应该探讨如何将过去的辉煌和灿烂与当今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感完美结合,通过融合来创造美好的生活。为了创意美好生活,我们需要回答为什么要喝黄酒?饮用黄酒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情绪价值?在我们活态文化表达、创意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两个必答题,给出清晰的答案,才能感动消费者,让我们的创意走进生活。
当然,有我们历史文化的滋养,也有我们需要思考和突破的界限。我想有几个层面:一个是状元及第、女儿出嫁,这是黄酒文化的根本,传承了千年。而如今,为何不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呢?还有蟹逅之约,“蟹”是螃蟹的“蟹”,蟹逅之约已经有了一定的消费认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它的传播。
黄酒还具有颐养天年的天然属性。在银发经济时代,是否选择黄酒作为颐养天年的饮品呢?还有女性产后饮用黄酒的习俗,但长期以来并不广为人知。我们可以通过创意化的语言,比如“相遇新生”,这既是对文化的活化表达,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创意体现。
以兴趣为纽带,大家相聚一堂,共同品饮黄酒。我们可以通过文化资源来开创一种新时代的“曲水雅韵”。通过品牌的创意表达,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在文化传播和提升认知方面,我们需要形成合力,集体行动,放大声量,并持续传播。
第二点,以经典致敬经典。
今年10月份,工信部正式将酿酒产业定位为历史经典产业,这对于整个黄酒产业的未来发展而言,历史定位和产业定位为整个产业的未来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因此,黄酒产业需要充分消化和理解历史经验,并掌握如何运用这些经验。我们应当率先垂范,积极传播历史经典产业的定位。同时,从技术层面出发,做好产业规划与企业规划。我们需要向消费者阐明何为经典以及经典的内涵所在。在历史经典产业中,黄酒具有独特的优势,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优势,明确表达并扩大其传播力度,诠释好经典产业的核心价值。
我认为应从两个维度来阐述:一是我们的起源,二是我们的目标。对于历史经典,即历史经典的概念,要紧紧抓住这两个核心命题,做好历史经典的诠释工作。
历史经典需要具备其独特的标志。我们应当在这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此外,作为黄酒企业,我们也需要自我反思,明确经典的未来方向。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拥有更强大的自信心,引领企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第三点,焕新场景,打破边界。
实际上,黄酒多年来一直在尝试解答一个问题,但始终未能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就是:黄酒的消费场景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似乎既清晰又模糊。至少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于黄酒的消费场景并不十分清楚。
当前,中国酒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无场景不营销”的时代。黄酒需要明确地向消费者传达其消费场景是什么。消费场景是一个多维度的客观存在。有几个层面需要我们首先思考清楚,才能确定我们的场景在哪里。首先是欢聚的场景,包括特定的氛围、适宜的酒餐、得体的器皿、约会的对象以及表达的愿望等,这些都是构成场景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场景中,我们需要解释为什么选择黄酒。我们要清晰地说明,在这些场景下黄酒可能成为无法抗拒的选择,但也有可能不是。因此,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我们的消费已经进入了一个“悦人渐褪去”,“悦己登场”的阶段,饮酒既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因此,未来将是一个兼顾的时代。
另外,三理性时代已经到来,原本只有一个喝酒的理由,现在则有多个理由。因此,黄酒要打造自己的消费场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可以大胆地进行多种尝试,从担任配角开始,终将迎来畅饮的一天。因此,在许多场景中需要实现突围。无论是欢聚时刻、特定氛围、个人酒餐、得体的酒器、约会对象还是表达愿望,都应争取自己的存在。因此,在这些场景下不能缺少黄酒的身影。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各种场景都应体现出不可或缺的个人价值,在创新场景、打破界限方面大胆突破,勇于探索,我们要采取积极的行动。
第四点,强化自律,美美与共。
黄酒必须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壁垒,突破市场的限制。困扰黄酒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二是市场高度重叠。在这两个方面,黄酒行业都必须制定明确的行动计划。
打破同质化的壁垒,就是要追求风味和文化的极致,让每一种美酒都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谐而不雷同。这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的一条道路,开创差异化的市场空间。
要突破市场的限制,就是要放眼全国和全球。市场的广阔程度就如同天地一样无边无际。黄酒行业的从业者需要扩大自己的视野,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还要着眼于国际市场,不应局限于某一城市或地区。更重要的是要携手共进。在突破市场限制方面,要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境界。
同时,要打破同质化壁垒,需要真正致力于打造极致的风味和文化。一方面企业内部需要真正致力于打造风味和文化的极致,首先做好自身,充分彰显自我。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应当率先垂范,强化自律,建立并维护自律红线,以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从而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是良好产业生态的一种保障,也是整个行业迈向更加美好未来所必需的姿态。
我们必须积极进取,开拓市场并提升价格空间,切勿盲目追求低质量的增长,否则整个行业将没有未来。希望大家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致力于打造极致的风味和文化,以创造黄酒的独特魅力。每一家领先企业只有展现出独特的美,才能实现共同的美好;而只有在共美的基础上,各美才能拥有生存的空间。良好的产业生态是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必须成为全行业的信条,并共同坚守和维护。黄酒头部企业应具备更高的格局、站位、胸怀以及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不仅要为企业自身,也要为整个产业发展,维护和保障良好的产业生态。唯有如此,黄酒行业才会越来越好。
第五点,传承创新,走向未来。
多年前,我们黄酒行业的同仁也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即我们究竟传承了多少古老的黄酒技艺及其文化内涵,又遗失了多少宝贵的传统。这促使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特别是对于那些传统酿酒技艺以及经典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在黄酒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在传承方面既有收获也有遗憾。因此,黄酒从业者需要认真反思这一现状。
事实上,自2007年以来,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白酒领域的科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从最初的169计划到后来的3C计划,再到如今形成的创新联盟,研究范围涵盖了从微生物学、功能微生物学到微生态学等多个层面;同时,在分析化学和风味化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甚至进一步拓展到了微生物组学、微生物组装学及风味感知等更深层次的研究课题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所有这些科研成果实际上都是基于对传统酿造方法合理性的深入解析,并未出现任何颠覆性的创新突破。
我认为黄酒也是如此,其酿造技艺凝聚了几千年来酿酒先人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以及天人合一的合理性。至少在今天,我们仍未通过科学研究完全揭示其中的奥秘。在这样的背景下,坚守比创新更为重要。坚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这方面,建议黄酒产业应回归传统酿造,以经典传承经典,这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情。
其次,我们需要回归时间的本质。陈年酒是经过时间的淬炼而成的,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用模糊的概念来替代时间的作用。唯有诚实和真实的岁月沉淀,才能打动我们自己,进而打动消费者。这一点值得黄酒业者和整个黄酒产业进行反思。从原料制取、酒药、工艺到贮存,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一丝不苟。一方面是黄酒的真实年份,另外一方面是黄酒的老作坊酿造,从而实现黄酒的价值提升。在回归传统、以经典致敬经典的层面,我们需要进行思考与反思,并付诸实践。
再次是创新。传统与创新从来不是对立的。传承并坚守传统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引领,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使传统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因此,创新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在创新方面,需要围绕几个维度展开。
首先,是以新饮开新路,意在开辟新的道路。“新饮”指的是饮酒的“饮”,意在开辟新的道路。如今,“渠道为王”的观念逐渐淡化,而“消费为雅”已经崭露头角。在这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我认为在饮用方式上的创新应当以消费者为主导,消费者是创新的核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与消费者互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创新的主角,并探索出新的饮用方式,这一点至关重要。期待黄酒有更好的表现,开创出新的饮酒潮流。
其次是以露酒开创新路。在新国标中,确定了露酒可以以黄酒和白酒为基酒,并添加一些食品新资源和药食同源的物质。无论是采用传统工艺还是创新工艺,都可以进行改变,但不改变原基酒的颜色和风味。这也为露酒的创新以及黄酒品种的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露酒就是以酒养身,应运而生的一个酒种,在这方面,黄酒与之有非常高度的契合。以黄酒为基础的露酒更加符合中国的一些传统验方和养生理念,有无限的创新空间。黄酒的头部企业要提高认识并要积极行动。
再次是以新品开新路。在这方面,一些头部黄酒企业的实践值得肯定,比如以黄酒威士忌、黄酒气泡酒、黄酒黄啤结合的新品研发等等,我们非常鼓励企业在这方面进行创新和尝试,也存在着无限的可能,以新品开新路。
最后,以新质生产力创新需求,这是我们产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自己边界的创新点。我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新职业,酒行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我们传统的营销就是酒找钱,谁给钱卖给谁,未来我们的营销需要酒找人,让我们的酒找到喜欢酒的这个人。这个过程如何实现?通过新职业为抓手破题,打破传统营销理念。可以让我们的酒精准的找到那些喜欢美酒的消费者,这就是新职业的魅力。
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的职业系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职业就是侍酒师,侍酒师在餐饮消费环节给消费者设计餐酒搭配,设计场景、仪式,这个职业可以打开很多种场景,让美酒和美好生活实现完美的融合。
还有是面向酒类消费端的品鉴师,有很多美酒爱好者,我们希望这些美酒爱好者成为专家,成为黄酒文化的传播者。
还有酒文化宣讲师,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在做文化体验馆、博物馆等等,这个宣讲师也很重要。这些新职业带来无限的机会,黄酒同样要紧紧抓住这个体系。以新质生产力,创新需求,所以说我们的机遇是非常多的,只要我们静下来去思考并积极去行动,一定能为整个产业带来无限的商机。
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美酒与激情从来不会退场,美酒是人与人交流的情感共鸣,因为共鸣举杯畅饮,是美酒不变的初衷,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困境中的坚守,亦是机遇。
宋书玉理事长强调,黄酒产业当下既是困境中的坚守,亦是困境中的机遇。中国酒业协会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与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团结一心,以产业之合力,创产业之未来,共同振兴黄酒这一历史经典产业。希望我们大家一道能够不负历史,不负时代,重塑自我,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