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斯登”翻版?投行Jeffries是如何深陷First Brand“暴雷”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华尔街见闻

  投行Jefferies在First Brands破产案中身陷双重角色困境:既担任First Brands投行顾问,又通过旗下资管部门提供保理融资。在推介再融资时,Jefferies披露债务约59亿美元,但破产后实际负债超116亿美元,且逾20亿美元应收账款融资存在巨额缺口。事发后Jefferies股价暴跌18%,市值蒸发25亿美元,且面临市场对其尽职调查能力的严重质疑。

  一场看似平静的融资合作,最终演变成一场震撼华尔街的信任危机,更是有人将此比喻为“贝尔斯登”翻版事件。

  10月16日,据媒体报道,汽车零部件巨头First Brands Group的突然倒闭,不仅让市场损失惨重,也让长期合作伙伴——投行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陷入舆论与监管的漩涡。

  该公司同时担任First Brands的投行顾问和融资方,在为后者安排再融资时提供的债务数据与破产后披露的实际负债相差近一倍,而其资管部门持有的应收账款融资敞口也面临巨额损失。

  First Brands上月底申请破产,并承认超过20亿美元的投资者资金下落不明。Jefferies自上月底以来股价暴跌约18%,市值蒸发约25亿美元,正面临市场对其业务判断力的严重质疑。

  今天,我们将回顾下昔日意气风发、意图跻身全球第五大投行的Jefferies是如何深陷First Brands“暴雷”风暴中的?

  Jefferies:双重角色埋下隐患

  First Brands Group,总部位于克利夫兰,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其产品包括机油滤清器、雨刷等,客户涵盖 沃尔玛、亚马逊 和 AutoZone等零售商。

  长期以来,这家公司以稳定的现金流和庞大的分销网络著称。但在2025年9月底,这个“稳定帝国”申请破产。媒体报道指出:

这家总部位于克利夫兰、每年向沃尔玛等客户销售数十亿美元汽车零部件的公司承认,超过20亿美元的投资者资金下落不明,行事低调的首席执行官Patrick James已辞职,美国司法部正在进行调查。

  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 是华尔街一家中型投行,近年雄心勃勃,试图跻身顶级投行行列。在First Brands崩溃前,它与这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关系极为密切:

投行业务方面:Jefferies自2014年起便为First Brands及其前身提供融资与并购顾问服务。

资产管理方面:其旗下投资部门Leucadia通过一家名为Point Bonita Capital的实体,购买First Brands的应收账款,提供保理融资,并成为主要融资方之一。

  所谓 “factoring”(保理融资) 模式,是First Brands 把未来应收账款卖给金融机构换取现金流。

  但问题在于,在某些交易中,资金并非直接由零售客户流入金融机构,而是先经过First Brands之手。这意味着,如果企业操纵账目或重复质押,整个融资链将变成“资金黑洞”。

  Jefferies在向潜在贷款人推介First Brands时,未明确披露这种高风险操作,反而称这些融资安排“非债务性质”。

  据媒体报道,在营销材料中,Jefferies估算First Brands总债务约59亿美元,但破产顾问后来发现真实债务超过116亿美元。

  营销材料援引了First Brands 2024年经BDO审计的财务报表,其中一页指出该公司约50亿美元销售额中71%采用了保理融资,但将其描述为不影响公司信用状况的因素。材料写道:

“First Brands不认为保理是类似债务的,因为这是真正的无追索权销售。”

  材料提及金融机构直接从AutoZone和亚马逊等First Brands客户处收款的保理安排,但未提及在某些情况下First Brands充当中间人,先从客户处收款再转给Point Bonita等金融机构。这种保理融资被认为风险更高,因为它依赖于供应商自身的诚信。

  “暴雷”前夜:资金断裂与信号失灵

  进入2025年夏天,Jefferies正为First Brands筹划新的贷款再融资。然而,市场上开始传出警讯:包括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在内的机构通过信用违约掉期(CDS)做空First Brands。

  再融资的潜在投资者要求提供盈利质量报告,以获取有关First Brands收入和融资的更多细节。First Brands聘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编制该报告,但是报告始终未能出炉。

  报道指出,随着劳工节临近,Jefferies内部的不安情绪日益增长。9月15日,First Brands对Point Bonita的日常付款停止。该公司还停止了与Jefferies投行人员的沟通,令公司内部人员感到恼火。

  在投资者对First Brands的财务披露失去信心、其企业贷款在二级市场开始暴跌后,Jefferies撤回了再融资计划。

  华尔街日报在9月22日首次报道First Brands正准备申请破产。该公司次周申请破产后,新任首席重组官在法庭文件中表示,重组顾问在其保理安排中发现了违规行为。

  当天,这些顾问向投资者做了一份演示,详细说明了此前未披露的负债。其中包括超过20亿美元的表外资产支持贷款,以及瑞银2.1亿美元和桑坦德银行7700万美元的贷款。最引起贷款人关注的是与应收账款融资相关的近20亿美元缺口。

  《华尔街日报》查阅的其他文件显示,实际应收账款仅约3.5亿美元,而应收账款融资却约为23亿美元。新的独立董事正在调查应收账款是否被重复或三重质押。

  危机爆发:Jefferies股价暴跌、市值蒸发25亿美元

  消息传出后,Jefferies股价自9月底以来暴跌 18%,市值蒸发约 25 亿美元,跌至110亿美元 左右。市场质疑,作为First Brands的融资顾问和保理方,Jefferies是否应承担“未尽职调查”的责任。

  Jefferies的两位掌舵人——首席执行官Rich Handler与总裁Brian Friedman随即发表声明,强调银行“基本面稳健”,并称其银行家对First Brands的任何欺诈行为毫不知情。他们表示,市场反应“明显过度”。

  尽管Jefferies强调对其财务的直接冲击将微不足道,且有众多金融机构参与First Brands业务,但其资管客户在破产中面临资金风险,而关于该公司业务判断力的更大问题仍未解答。

  分析人士指出,Jefferies此前被视为“新兴第五大投行”潜力股,如今却被卷入一场“审计阴影”与“监管质疑”的风暴之中,也更有甚者将其与2008年的“贝尔斯登崩塌”事件相提并论

  当年,贝尔斯登作为次贷产品的重要中介与持有人,在市场流动性枯竭后迅速坍塌,引发连锁信任危机,最终被摩根大通“救助性”收购。

  如今,Jefferies同样处于一个微妙的节点,它是First Brands的融资中介和资产持有人;市场对其风险敞口与尽职调查能力产生怀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